第一节 国际经济环境
2012的春季来得特别早,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凛冽寒意却并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退去。欧债危机、日本海啸、中东变局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本已动荡不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继2011年之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加深,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不足,欧美两大经济体复苏困难,中国外贸出口发展面对的国内国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放缓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国际上很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全球化是不是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链条由于经济危机而断裂,有人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放缓了。从投资贸易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放缓,基本趋势也没有改变,但是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进程确实遭遇放缓,甚至停滞。多哈谈判陷入僵局便是典型的例子。
2、美日欧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
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增速低于预期。2012年全球经济笼罩在巨大不确定的阴影下。虽然近几年来,受到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失业率高企等问题的困扰,美国经济复苏的疲态尽显,但是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在2012年美国经济的表现如何仍然引人关注。
3、2012年美国经济会继续缓慢复苏
2012年美国经济会继续缓慢复苏,不会继续衰退。第一,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消费者信贷一直处于正数;第二,美国房价在回升,有利于银行回收房贷;第三,美国工业生产继续扩张;第四,美国刺激性财政政策有了新的空间;第五,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
美国制造业连续27、8个月扩张。从2011年11月开始,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基本上都达到50%以上,库存指数有所上升。虽然长期以来美国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9%以上,但是从11月份开始,则在8%以下。
不过,美国复苏幅度不会大,失业率还是比较高,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在高位,通货膨胀因素在上升。加上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幅度在下降,投资者信心不足。
制约美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因素是债务问题没解决。目前美国没有偿还的债务总额达到50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只有15万亿美元,是其GDP的三倍还多。同时美国国会在去年否决了奥巴马的预算平衡方案,那就意味着美国政府每花1美元,其中35每分是靠借贷,寅吃卯粮,今年经济增长能不能还清积累下来巨额债务就是一个大问题。
4、欧债问题能否得到控制呈两种不同观点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饱受欧债问题困扰。欧债问题能否得到控制、缓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欧洲债务会愈演愈烈,更大规模的危机还在后面,还有一种预期,今年欧洲状况总体会逐渐趋缓,欧债问题在一年内不会出大问题。
对此,后一种情况可能性更大,今天看到的债务危机只是历史长河中债务危机之中的一次。在过去的210年间,全世界总共出现250多次债务违约,最严重的不是今天,英国曾经几十年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300%,法国、德国、美国都出现过债务超过100%,甚至接近200%的情况。
债务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一体化进程已经十年,财政一体化没有跟上,在欧元区确立之前,让欧洲国家将货币主权交出去,在政治上是不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场债务危机是期待已久的危机。
欧洲最顶层的精英非常清楚,推动财政一体化,货币一体化是必然的方向。如果欧洲一体化进程垮掉了,欧洲在全球治理上的声音会大打折扣。欧洲的债务问题,如果要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定性的话,在未来的一年,70%欧债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关键是能否在政治上达成一致。
但是,从长期来看,欧债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南欧国家竞争力弱于北欧国家,葡萄牙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到去年年底是10%,希腊是9.9%,西班牙是5.4%,意大利是4%以上。南欧国家加入了欧元区以后,由于统一汇率,没有办法通过贬值提高竞争力,促进出口。这类结构问题不是通过政治意愿能解决的,欧债的问题长期来看是经济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5、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或许成为一个不确定因素
2011年8月份以后,国际资金开始从新兴市场撤出,向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回流。对此,有专家认为,资本流动问题或许将成为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四方面原因:第一,危机后全球金融体系调整,出台了巴塞尔Ⅲ,要求各银行,特别是那些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银行要增加核心资本。初步名单有25家,其中18家在欧美,带来这些银行从其他地区撤回资金;第二,与欧债危机相关。2011年G20戛纳会议前,欧洲首脑决定减少希腊债务,这件事情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地区银行的资金回撤。一些外资合作伙伴之所以会在中国银 行业 情况很好的情况下撤资基本是因为所在地的需要;第三,与美国经济以及债务问题有关。从去年的8月份开始,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变化,其不同期限政府债券,收益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长期收益率上升,短期收益率略有下降。此外,欧洲日本都有不同的问题,对国际上流动资金的吸引力增加;第四,最近出现的地缘政治风险。尤其是中东地区,一旦发生问题,国际资金将快速向欧美等地方转移,在两伊战争时期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短期资金市场上,资金流向发达经济体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整个2012年。如果没有看到有关指标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话,受最大的影响是其他相对弱的经济体,比如印度,就已经出现货币大幅度贬值,但是,客观上却对印度出口有好处。对中国的影响相对比较短暂,但是中国还是应该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情况。
6、新兴经济体GDP总量正在赶超发达经济体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虽然全球经济受发达经济体表现欠佳的影响仍存在下行风险,但是也要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
7、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存三方面问题
未来应该给予新兴经济体足够的关注。在不远的未来新兴市场经济将在经济整体体量上超越发达经济体。
过去一百多年间,发达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一直超过80%,直到过去的二三十年开始逐渐发生变化。现在世界GDP70%仍然是发达国家,但是正在向60%对40%比例迈进。虽然目前全球GDP,美国仍然超过20%,G7仍然是50%。“但是,过去几年中,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新兴市场经济虽然也减速,但是新兴经济体超越发达经济的速度加快,比如现在中国GDP占世界接近10%。可以预见20年内,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GDP总额会超过发达国家。
不过,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也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新兴经济体中的流动性大量增加,通货膨胀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券利率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低于一些欧洲国家。这些国家政府财务纪律松弛,正在形成泡沫。
第二,为了保增长,新兴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却错过了做结构性调整的机会。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反而正在进行调整,美国失业率上升也可以被看做是结构调整的一种迹象。而发展中国家还是依赖出口、原材料出口,调整却放慢了。
第三,新兴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市场化趋势有所倒退,政府干预增大。整体来讲,2012年世界经济自由度有所下降,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这三个因素与其他因素叠加在一起,出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资金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导致这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风险在增强,不能排除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有可能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进而导致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困境。
8、未来应该特别关注俄罗斯的动向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2011年年末,经过18年的谈判,作为曾经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还没加入WTO的主要经济体”俄罗斯,最终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俄罗斯问题专家王俊文认为,未来应该特别关注俄罗斯的动向。
近年来,俄罗斯市场处于逐渐开放、转轨之中。因此,更加开放的俄罗斯面临着新的机遇。“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尚无规则制定权的情况下,加速海参崴自贸区建设或将是俄罗斯的重要战略目标。俄罗斯经济的开放有赖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符合俄罗斯整个的经济战略。同时,俄罗斯方面也表达了加大对中国出口的意愿。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开放市场的总体思路已非常明确,也将对中国产生影响。
2011年10月2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莫斯科发表了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签署了《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欧亚经济委员会章程》,标志着三国一体化从过去的关税同盟进入到经济新阶段,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最终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海关等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劳动力、商品、服务、资金的自由流动。该经济联盟有可能在2015年以前建成,如果条件成熟,也可能会提前。三国建立经济一体化也将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标志着苏联解体后,这一地区第一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机构。
第二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一、GDP增长 分析
2005年-2011年我国GDP增长变化图
单位:亿元
二、投资、消费、进出口 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1-11月回落0.7个百分点,扣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1%(以下除特别标明外均为名义增长)。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4%。
2、社会消费品市场情况
2012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0.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5.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
3、进出口 分析
2011年全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6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0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12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3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1747.2亿美元,增长13.4%;进口1582.0亿美元,增长11.8%。
三、 行业 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 分析
发展战略产业可以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拉动无数产业链条。它在信息化社会中对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倍增”作用十分巨大。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监测故障诊断系统属于电子测量仪器 行业 ,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的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它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拉动力达66%,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达90%以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独立自主地发展,高端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是国家和民族崛起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产业政策 分析
一、仪器仪表“十二五”
《仪器仪表 行业 “十二五”发展 规划 》,明确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仪器仪表 行业 将主要围绕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的需求,加快发展先进自动控制系统、大型精密测试设备、新型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三大重点。与此同时,仪器仪表 行业 也十二五期间将面临着新形势。
1、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产品结构调整迫切,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现代制造业,清洁能源,大飞机、海洋工程、智能电网等专项,城市轨道交通,民生领域等新兴产业,为仪器仪表 行业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而 行业 传统的服务市场,例如火电、冶金、等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市场需求大,机会多,变化剧烈, 行业 调结构、上水平任务十分艰难。
2、技术的最新发展,给 行业 带来新的挑战,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控制和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出现了大量自动化控制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功能安全技术和安全仪表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仪表等技术和高端产品。在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迎头赶上,有可能出现新一轮国外产品垄断。
3、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国外著名仪器仪表公司纷纷加大进入力度,投入的方式从销售到代工,从独资生产到建立研发中心,本土化不断深入,增强了竞争力,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渐消弭。
目标:到2015年, 行业 总产值达到或接近近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左右;出口超过300亿美元,其中本国企业的出口额占50%以上,到“十二五”末或“十三五”初贸易逆差开始下降;积极培育长三角、重庆以及环渤海三个产业集聚地,形成3-5个超百亿的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过百。
“十二五”期间,我国仪器仪表业将主要转绕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的需求,加快发展先进自动控制系统、大型精密测试设备、新型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三大重点。
二、标准
1、DL/T 556-1994《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单机容量10MW及以上的立式混流式,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和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的振动监测装置的设置。
2、SY/T 6484-2005《气举井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本标准规定了气举井的启动卸载操作、调整操作、故障诊断和故障区域判断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气举井的卸载、维护和故障诊断。
3、SJ 20135-1992《电子设备振动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设备运行状态下振动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运行状态与振动密切相关,且其故障会引起严重后果的电子设备。
4、JB/T 6797.3-2007《重氮复印机维修导则 机械的故障诊断与修复的程序、方法》
本部分规定了重氮复印机在使用寿命期内发生故障时进行诊断与修复的基本程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JB/T 6157所规定的重氮复印机。
第四节 产品所属 行业 概况
一、 行业 相关定义及分类
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监测故障诊断系统是指对设备(部件、零件)的某些特征参数进行测试,并根据所得测定值与规定的正'常值来作比较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或异常(存在故障)。据诊断类型分为简易诊断和精细诊断。
在机械故障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中有多种方法可使用如:振动监测技术、油液 分析 技术、红外测温技术、声发射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其中振动监测技术是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因为振动的理论和测量方法都比较成熟,且简单易行。另外,据统计,机械故障90%可以从振动测量中检测出来。振动测量和信号 分析 一直是作为预知维修的主要手段,各 行业 设备部门要开展这项工作一般都是从这一方面着手的。
二、 行业 基本属性
国民经济 行业 分类(GB/T4754-2011)中将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监测故障诊断系统归类为“仪器仪表制造业”代码为“41”,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代码为“412”下“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代码为“4128”指:指用电子技术实现对被测对象(电子产品)的电参数定量检测装置的制造。
三、 行业 发展历程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其达到了智能化阶段。现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开展故障诊断与状态预测技术 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故障诊断技术在理论 研究 方面,紧跟国外发展的脚步,在实践应用上还基本落后于国外的发展。在我国,故障诊断的 研究 与生产实际联系不是很紧密, 研究 人员往往缺乏现场故障诊断的经验,研制的系统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往往是从高等院校或科研部门开始,再进行到个别 行业 。而国外的发展则从现场发现问题进而反映到高等学校或科研部门,使得 研究 有的放矢。
机械故障诊断学是现代化设备维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日益成为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维修费用以及防止环境污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故障诊断技术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预知维修阶段。现在基本处于预知维修阶段,预知维修的关健在地对设备动行状态进行连续监测和周期检测,提取特征信号,通过对历数据的 分析 来预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自己开发的故障诊断系统有的已经趋于成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一些新的方法和原理的出现,使得故障诊断技术的
研究
不断向前发展,正逐步走向准确、方便、及时的轨道上来。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