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
一、产品定义
橡胶衬里(rubber lining)又称设备衬里用胶板(片)。为防止设备腐蚀的未硫化、预硫化或硫化的橡胶板或片。在金属或其它材料工作表面用衬里胶板形成一连续的隔离性的覆盖层的技术称为衬胶技术。衬里胶料可分为软质胶、硬质胶和半硬质胶,一般根据使用条件用NR,CR和SBR等制造。衬里的制造包括对金属基材表面处理、衬里胶板加工、裁剪、贴合和硫化等工序。衬里胶板作为化工防腐、防机械磨损材料广泛用作化工设备衬里和矿山、冶金用泥浆泵、浮选机、磨机、建材工业用水泥磨机等设备的衬里。
二、应用特点
橡胶衬里由于制作原料不同应用特点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原料是天然橡胶NR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強度及伸长率.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粘,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优点:弹性好,耐酸碱;缺点:不耐候,不耐油(可耐植物油)是制作胶带、胶管、胶鞋的原料,并适用于制作减震零件、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带氢氧根的液体中使用的制品。
原料是丁苯橡胶SBR与天然胶比较,品质均匀,异物少,具有更好耐磨性及耐老化性,但机械强度则较弱,可与天然胶掺合使用。优点: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质,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以下具良好弹力,高硬度时具较差的压缩性;缺点: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氢化合物之中。广泛用于轮胎业、鞋业、布业及输送带 行业 等。
原料是氯丁橡胶CR硫化后的橡胶弹性耐磨性好,不怕阳光的直接照射,有特别好的耐候性能,不怕激烈的扭曲,不怕制冷剂,,耐稀酸、耐硅酯系润滑油,但不耐磷酸酯系液压油.在低温时易结晶、硬化,贮存稳定性差,在苯胺点低的矿物油中膨胀量大。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50~150℃。优点:弹性良好及具良好的压缩变形,配方內不含硫磺因此非常容易来制作,具抗动物及植物油的特性,不会因中性化学物,脂肪、油脂、多种油品,溶剂而影响物性,具防燃特性;缺点:不建议使用强酸、硝基烃、酯类、氯仿及酮类的化学物之中耐R12制冷剂的密封件,家电用品上的橡胶零件或密封件。适合用来制作各种直接接触大气、阳光、臭氧的零件。适用于各种耐燃、耐化学腐蚀的橡胶制品。
第二节 橡胶衬里 行业 发展历程
橡胶衬里又称设备衬里用胶板(片)属于橡胶制品,橡胶制品的发展历程如下:
1、形成时期早在11世纪,南美洲人民即已开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胶,1823年C.麦金托什在英国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胶布工厂。在同一时期,英国人T.汉考克发现橡胶通过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反复加工,可以降低弹性,提高塑性。这一发现奠定了橡胶制品加工的基础。1839年美国人C.固特异发现橡胶与硫磺共热可以大大增加橡胶的弹性,不再受热发粘,从而使橡胶制品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胶硫化方法的发现对推动橡胶的应用起了关键的作用。19世纪中叶,橡胶制品已经发展到胶布、胶鞋、胶管、胶板及一些日用品等多宗品种。
2、发展时期19世纪末期,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制品的蓬勃发展。1845年英国人R.W.汤姆森首次提出了充气轮胎专利。1888年英国人J.B.邓录普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1900年帘布开始在汽车轮胎上应用。1906年,美国人G.厄诺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进剂。1912年S.C.莫特发现了炭黑的补强效果。不久,防老剂也应用于橡胶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胶密炼机专利,橡胶加工机械相应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橡胶制品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德国开始了甲基橡胶的小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橡胶制品。这种合成橡胶质次价高,战后即停止了生产。30年代开始了合成橡胶商品化的生产,聚丁二烯橡胶(即丁钠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相继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各种军车用轮胎的生产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繁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的汽车等工业蓬勃兴起,推动了世界橡胶制品的大发展。1943年钢丝帘布轮胎问世,1948年,法国米什林公司试制成功子午线轮胎。同年,无内胎轮胎也问世。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1956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开始在轮胎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部分天然橡胶使用。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1972年,芳纶帘子线开始投产。这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为橡胶制品的大发展提供了原料和技术基础。70年代初期,橡胶加工及橡胶合成的生产技术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
从橡胶的耗量看,1950年世界耗胶量为2.3Mt,1973年达到了10.89Mt。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4、稳定发展时期70年代中期,石油涨价,严重冲击汽车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橡胶制品 行业 随之出现了危机,不景气的局面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期。世界耗胶量1979年为13.0Mt,1982年下降到11.6Mt,1982年以后开始缓慢回升。世界橡胶制品 行业 开始进入了较为缓慢的增长时期。橡胶企业的主要注意力由扩大产量转移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橡胶生产的技术水平。橡胶制品的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促进了橡胶应用技术从技艺向科学的过渡。轮胎浇注工艺突破了原有的轮胎制造技术。热塑性橡胶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橡胶工艺的根本性变革。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