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1、定义
如烟雾化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电子产品,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一样的味道,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但它不是真烟,从结构上来说,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烟杆、雾化器、吸嘴。而空气传感开关、智能控制电路、智能芯片、锂离子电池等微电子高科技器件构成,它与香烟有着本质的区别。
2、发展历程
电子香烟是由北京如烟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韩力于2003年发明。2004年5月,如烟公司售出了它的第一支电子香烟,电子香烟就开始流行起来,2004-2006年电子烟产品销量迅速增长,到2006年末,从媒体报道“如烟”产品被怀疑含高浓度尼古丁后,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致使如烟销量大减,继而转向海外市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厂家,如烟公司声称,到了2008年,它已经售出超过30万支电子香烟。
第二节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分析
1、产品特点
1)更健康
如烟雾化电子烟通过高科技硅芯片和气流感应器控制烟雾输出量及工作状态,烟碱被雾化,将含有烟碱和香精的溶液雾化成微粒,通过肺部吸收,同时吐出模拟烟雾。而不含香烟中的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也不会产生二手烟亦不会弥漫或缭绕在密闭空间中。
与普通香烟相比,电子烟不含焦油、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有害物质,所以不会对吸烟者造成任何伤害。另外,烟碱溶液经雾化后形成汽溶胶,汽溶胶在空气中迅速被稀释,而低密度汽溶胶很难再被吸收,也不会形成二手烟。因此,电子烟不会危及吸烟者的健康,同时也不会危害周围人的健康。
2)更安全
电子烟不燃烧,无明火,也就不存在火灾隐患。
3)更环保
电子烟不燃烧,不会产生烟灰,没有二手烟,没有烟蒂,无电磁波辐射。
2、应用领域
1)使用人群
长期吸烟并感觉不良者。长期工作在禁烟场所并有吸烟习惯着。有戒烟志愿者(虽然电子烟不能戒烟,但却对戒烟有辅助作用)。
2)适用场所
可用于飞机、火车、剧场、医院、图书馆等各种禁烟场所。可用与加油站、林场等禁火、防火单位。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二、相关 行业 简述
1、卷烟产量
2003-2009年我国卷烟产量统计
单位:亿支
2、2009年烟草 行业 总体运行
2009年,烟草 行业 面对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卷烟税收政策的重大调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工信部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三项任务,坚定信心,主动应对,扎实工作,推动 行业 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烟草税收大幅增长,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我国烟草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对卷烟消费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烟草 行业 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针,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行业 共同价值观,坚持把“税利保增长”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良好经营秩序、保持价格稳定、管理水平提升“五个基础”之上。在全 行业 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下,烟草 行业 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工商税利5131.1亿元,同比增加559.3亿元,增长12.2%;其中实现税费(含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163.4亿元,同比增加864.6亿元,增长26.2%,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2)扎实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力促进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烟农增收。
2009年,烟草 行业 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按照“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扎实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国共安排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单位143个,其中整县推进3个,整乡推进41个。为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安排专项资金99.7亿元,新建密集式烤房16.6万座,新修机耕路9097.1公里、沟渠9669.2公里,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烟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全国商品化供苗面积比例达94.0%,机械化整地比例达57.7%,密集式烤房烘烤比例达66.8%,同比分别提高12.7、8.7个和20.0个百分点。通过扎实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带动了烟叶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有力促进了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烟农增收。2009年全国共种植烤烟1685.2万亩,同比减少44.5万亩;户均种烟规模11.2亩,同比增加3.5亩;烟叶平均亩产304斤,同比增加27斤;烟叶收购均价7.2元/斤,同比增加0.28元/斤;户均种烟收入24400元,同比增加7300元。
3)加快推进现代流通建设,有效保障卷烟零售客户合理利益。
2009年,烟草 行业 努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加快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积极构建全国统一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切实为广大零售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保障广大零售客户合理利益。在全国495.3万户卷烟零售客户中,电话订货率为96 %,电子结算率为68%,卷烟配送分拣到户率为88%。据调查统计,2009年全国卷烟零售毛利率接近10%,户均盈利额超过10000元。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各烟草企业不断加强农网设施建设,充实农网服务力量,保证农村货源供应,农村卷烟零售客户满意度和盈利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国城乡居民就业形势严峻、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卷烟销售为实现就业问题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卷烟减害降焦。
2009年,烟草 行业 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按照“环境一流、手段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的要求,不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重大专项实施,卷烟增香保润、卷烟减害技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等取得了积极进展;切实加强质检机构建设,不断强化卷烟产品质量监督;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关的责任和义务,努力维护消费者健康。2009年,全国平均卷烟焦油量为12.2毫克/支,同比下降0.6毫克/支;一氧化碳量为13.7毫克/支,同比下降0.5毫克/支。
5)始终保持卷烟打假高压态势,持续改善烟草市场环境。
2009年,烟草 行业 坚持把“端窝点、断源头、破网络、抓主犯”作为卷烟打假工作的突出重点,国家烟草专卖局与公安部加大对重大制售假烟网络案件的督导力度,组织多次大规模跨省打假行动。对制假源头开展全方位不间断打击,彻底销毁查获的制假设备和原辅材料,削弱制假生产能力。严查严堵运输、分销假烟和原辅材料,防止制假活动转移扩散。认真抓好打击非法经营烟叶行为,部署开展打击网上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打假,有效遏制了各种制售假烟违法犯罪活动的反弹。2009年全国共打掉制假窝点181个,查处案值5万元以上案件6014起,收缴制假烟机398台,查获假烟61.4万件,其中物流运输环节查获假烟32.2万件;依法拘留犯罪嫌疑人7730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3905人;打掉重大制售假烟网络606个,关闭非法从事烟草专卖品经营网站57家。卷烟打假是一场长期、持久、复杂的斗争,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