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于硅锰铁所属 行业 的政策一直发生变化。从“十一五”期间 行业 内部相关政策的改变,到进出口和关税政策的一再变动,所有的政策都对投资者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例如,2007年6月1日起,国家对铁合金类产品的出口税率由10%又上调为15%。,关税的增加使得投资者必须承担出口产值减少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硅锰铁产业的政策不会有放宽的趋势。
第二节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威胁企业生产的风险。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企业更换生产设备,优化人力资源,从而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企业的亏损。
在制造业领域,冶金工艺一直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良之中,我国的 技术工艺 也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我国硅锰铁产量的增加、品种的扩大及质量的提高,得益于硅锰合金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装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坚持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并重,大力优化工艺结构及生产技术装备,中国除新建、扩建或改建一批具有国内领先生产技术水平的半封闭式及全封闭式还原电炉外,又引进国外技术,建成了具有当今世界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封闭、半封闭、旋转式电炉和干式烟气净化设施,使我国的硅锰铁生产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相对于信息产业来说,硅锰铁产业的技术更新不是很快,但也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而一再发展。作为硅锰铁企业,进入市场之时就必须认清技术改革和工艺进步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节 市场风险
即使所投资的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很好,但企业仍可能会因为一些因素而面临亏损,造成投资损失。这些因素包括政策变动,经济环境不佳等,而且是你没有办法透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风险,所以市场风险又被称为无法分散的风险。
以进出口为例,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铁合金36.68万吨,同比下降78.8%。出口硅锰合金和锰铁分别占总出口量的13.6%和6.1%。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铁合金市场需求量锐减;二是2009年铁合金出口关税继续执行20%—25%的较高税率;三是海关总署对铁合金产品继续执行《出口应税商品海关一级价格风险参数》,当价格下跌时,该最低限价变相增加了出口关税。未来国际硅锰铁市场需求难以大幅回升,国家对硅锰铁的限制出口政策又很难改变,预计后市铁合金出口将继续大幅减少。这一系列的数据,所能表明的就是硅锰铁企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下,所要承担的自身无法控制的风险。而这种市场风险,是每一个投资者需要有清晰认识的。
第四节 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给企业的利润额或利润率带来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的出现是因为汇率的变动能改变一个公司的未来收益和成本,也就是它的营业现金流。当公司投资服务于一个有外国竞争的市场或原料来源于海外或产品销售到海外时,它就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是指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判断失误等影响管理的水平。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我们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评、薪资等各个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管理风险问题。其实,每家企业在人事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等。经营管理风险是每一个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前都必须意识到的一种风险,但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有效地手段尽量避免。
第五节 综合结论(CMRN)
就我国硅锰铁产业来说,对于该 行业 的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近几年我国硅锰铁产业的发展并不稳定,在2004硅锰铁产业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 行业 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到了2005年该 行业 的发展又有了一定的下降,2004年和2005年对于硅锰铁产业企业可以称得上是大起大落,而2006年又有一定的回升,2007-2008年,该 行业 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2008年之后,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要降低硅锰铁产业的产能和对于环境的污染,所以在未来几年将会逐步采取措施来实现既定的产能目标,在国家逐步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对于铁合金 行业 的投资,在未来几年较以前的投资风险将会加大。
第六节 规模经济
由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是指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前,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时的最小最佳规模(单位生产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占市场规模(产业需求量)比重很大的产业,往往集中度很高,也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硅锰铁下游 行业 ,尤其是钢铁 行业 的迅猛发展,我国对硅锰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受下游需求的刺激,我国硅锰铁的产量和进口量也迅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硅锰铁企业迅速增加,很多分散型中小企业占领市场,致使硅锰铁产业的集中度较低,并没有形成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垄断的态势。所以,以规模经济形成的壁垒对于硅锰铁企业来说相对较低。
第七节 技术取得
由技术取得形成的进入壁垒是指由于该 行业 的生产技术难以取得,而使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面对原有已经取得技术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我国的硅锰铁产业在复合铁合金产业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其需求量大,发展迅速,生产技术也相对成熟。虽然我国的硅锰铁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工艺技术先进、排放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充分的全密闭炉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5%左右,但传统的硅锰铁技术在我国已经很普及。所以,有技术取得形成的进入壁垒对于硅锰铁额来说相对较低。
第八节 销路取得
销路取得形成的壁垒是指市场销路被少数大企业控制或下游需求过少,导致新进入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无法将产品销售出去,从而导致巨大的损失而形成的壁垒。我国硅锰铁市场离不开钢铁产业的发展和需求,而主要的下游销路也是钢铁企业。前几年,中国国民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促进了钢铁的积极消费,钢产量大幅提升,到2005年已经占到了世界钢产量的31.3%,正由于这样的增长,是硅锰铁销路一直被看好,销路取得几乎不存在障碍。然而,近几年,我国开始控制钢铁产量,实现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钢铁企业的减产和压价,使得硅锰铁销路变窄,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明显。
与此同时,海关快报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铁合金36.68万吨,同比下降78.8%。出口硅铁占总出口量的48.1%,出口高碳铬铁占总出口量的24.5%,出口硅锰合金和锰铁分别占总出口量的13.6%和6.1%。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硅锰铁产业销路取得的壁垒较之前些年有所提高。
第九节 业内企业行为
业内企业行为造成的壁垒是指,原有企业为了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采取各种对策以阻止和威慑新企业的进入。在卖方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原有企业互相协调,把利润率限制到自己产业中相当于进入壁垒高度的程度,采取有效的阻止进入政策,并相应地采取一些阻止进入的行动,如一次性降低价格,重新获得或强化绝对费用壁垒中原有企业的优势。
我国的硅锰铁产业属于集中度低的分散型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较强,但没有一个垄断型的企业能对新进入的企业形成威慑,也没有企业有足够的能力采取有效的阻止策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所以对硅锰铁产业来说,业内企业行为造成的进入壁垒较低。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