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当前 行业 存在的问题
1、原材料严重短缺,大部分依赖进口
高纯多晶硅的生产是移动式太阳能电源产业链上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成为我国光伏产业链的瓶颈。目前我国高纯多晶硅绝大部分还需要依赖进口。近几年国际高纯多晶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国际市场高纯多晶硅供不应求甚至短缺。目前已有四川新光硅业公司等10多家企业投资太阳能硅材料项目,年总产能将超过5万吨。
2、成本仍然偏高(独立发电系统初投资8-10万元/KW,并网发电系统投资6-8万元/KW,发电成本3.5-5元/KWh),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
3、尽管鼓励光伏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但无具体的可操作性,如:无并网电价。
第二节 行业 未来发展预测 分析
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
“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能源格局产生重大转折的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将会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传统能源之间出现替代,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能源节约,高附加值利用成为趋势,我国能源结构将从以煤炭为主的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向更加多元化,可持续,可再生的高效清洁能源消费新格局过渡。预计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5%以上,而到2020年,将达到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6%。2035年到204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总量将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5%以上。
太阳能则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关注重点。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其产业化进程也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一步。但是目前市场还有待规范,消费群体还有待培育,技术还有尚须改进,因而对于企业来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已占到全球的76%,是整个欧美地区的4倍之多,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而作为世界最大太阳能制造商的皇明集团创业10年来已累计推广太阳能80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7-8年、整个北美16-18年的推广总量,累计为国家节约10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各类污染500多万吨,其一年的推广量就相当于欧洲的一倍、比北美两倍还多。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制造国和应用市场。
中国光伏能量的市场份额预计从2003年占4%增长到2010年20%和2020年60%。大多数太阳能企业都在实施光伏发电模式,光伏发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这一工业也是所有可再生能源工业中效益最好的工业。目前中国太阳能工业己开发发电能力15MW。
第三节 行业 投资前景 分析
据预测,中国在2008年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之一。中国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的基础条件已具备,这些条件包括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中国太阳能工业己经成型,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太阳能已成为中国能源新的希望,将为解决石油和煤炭价格上涨以及电力短缺带来契机。在不久的未来,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将会接近或甚至低于煤炭的发电成本,从而将促使中国加快发展太阳能。在10多年内,中国太阳能工业不断培育发展,将来将会进一步发展。尽管光伏发电成本仍高于燃煤发电,但在偏远地区具有优势。这些地区没有固定电表设置费用,小型太阳能发电比较廉价且更适用,由此可见,移动式太阳能电源产品有相当的市场潜力。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