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瓶颈
由于国内硅锰铁产业整体素质落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有效转变,企业结构、技术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转变。结构性矛盾是 行业 发展中的主要症结所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这些造成了整个 行业 的发展瓶颈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现在硅锰铁的产能利用率仅48%。
二是集中度较低。近年来 行业 总量迅速增长,企业规模也有所扩大,但总体上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很低。
三是工艺装备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行业 内小企业大都是受利益驱动兴建,因此投资少,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下。硅锰铁 行业 中工艺技术先进、排放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充分的全密闭炉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5%左右,90%以上的小矿热炉废气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
四是原料缺乏,竞争优势减弱。我国锰矿规模小、品位低、含磷高,锰矿进口量也逐年增加。而且随着电力和运输的紧张和价格的上升,我国硅锰铁产品的竞争力将减弱。
五是污染问题仍然难以根本解决。虽然企业配套安装了排放控制装置,但是由于管理水平低,环保完全能够达标的企业比例不到50%,污染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是硅锰铁产品的主要矿产资源锰主要依靠进口,而资源的加工利用滤低、二次冶金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一、生产过程
我国硅锰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硅锰铁 行业 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硅锰铁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产能严重过剩。
二是硅锰铁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效率低、环境差。世界硅锰铁生产企业规模均在10万t以上,最大的生产能力达120万t;矿热电炉容量多为30一70MVA,最大达到105VA,而且采用了电炉全封闭或半封闭、烟气除尘和煤气回收术,对烟气等环保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我国绝大数铁合金企业仍采用6MVA以下容量电炉生产,而且还有少装备简陋的1.8—3.2MVA小电炉,规模在1万t以下,有部分12.5MVA和个别3O50MVA的电炉,大量小电炉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当地亟待治理的一项公害。
三是原料缺乏,竞争优势减弱。我国锰矿规模小、品位低、含磷高,锰矿进口量也逐年增加,2004年进口锰矿465万t。而且随着电力和运输的紧张和价格的上升,我国铁合金竞争力将减弱。
硅锰铁 行业 投资将受到严格的控制:对不符合 行业 准入条件的硅锰铁投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将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金融机构也不予提供信贷支持,土地管理部门不予提供土地,电力企业不予供电,环保部门不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二、安全生产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产能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钢材需求的增长速度,钢材供给早已大于需求。国家对冶金 行业 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紧。虽然很多地方都有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但伴随老产能的淘汰换来的是更多的新产能增长。而有些地区的淘汰计划更是为了换取新产能计划的批准而设立的。此外,很多地区的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并不包括民营企业,而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落后产能数量更大。这些产能只能依靠市场竞争淘汰。而正是这些民营企业,事故隐患最多,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虽然国家一直在搞结构调整,落实没落实还是有差距的。
行业 管理弱化的问题在很多 行业 都存在。但是,由于冶金 行业 的产业链长、生产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的特点, 行业 管理弱化对冶金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较机械、轻工等 行业 更大。原冶金部设有安全环保司,负责冶金安全的 行业 管理。冶金部安环司为司局级,当时有30多名人员。当时专门设一个负责安全的职能司局的产业部并不多,反映出冶金部对安全的重视。1998年机构改革,冶金部与轻工部、机械部、煤炭部等15个部委一同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的国家经贸委下设安全监管局,冶金安全监管职能划归安监局。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冶金安全监管职能划在监督管理二司。2005年,国家安全监管局升格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这项职能又划在了监管一司。
对冶金安全 行业 管理的弱化,大钢安全协会的万成略秘书长深有感触。他说,对钢铁工业的 行业 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缺乏,跟 行业 管理缺位有关。冶金 行业 没有了总体的 规划 、引导。国资委管央企,地方管地方企业。地方又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存在地方保护。随着市场波动,一哄而上,安全生产也受到影响。但是他认为,安监部门的监督管理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以往的 行业 管理比还是不够的。原因是安监部门的人员有限,每个人又要管理很多 行业 ,专业性也存在问题。而且安全监管与生产管理是脱节的,安监部门对冶金生产所需的技术支持不很清晰,对冶金 行业 今后的发展不清楚,无法做到系统地指导企业。
三、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硅锰铁产业与国外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上面:
国外发达国家的硅锰铁的工艺装备比较先进,硅锰铁矿热炉大型化并采用矮烟罩半封闭或全封闭型,大容量节能型变压器,实现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精炼炉、熔炼炉、高炉大型化。将各个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各种余热充分合理利用,封闭式矿热炉将回收煤气用于原料干燥、烧结和发电等,从源头消减了一次能源的使用消耗,减少了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
而我国硅锰铁 行业 中工艺技术先进、排放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充分的全密闭炉生产能力只占总能力的5%左右,90%以上的小矿热炉废气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所以在我国硅锰铁 行业 要推广先进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污染、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强化能源与环境管理,把科学、完善的节能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纳入生产管理之中。
第二节 对应策略
1、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建议政府部门严格把好硅锰铁生产企业关,对于己经存在的生产企业要从严要求,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企业要立即停产,根据目前原材料和能源都紧张的情况下,对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进行关闭,有利于保护我国的宝贵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同时能够缓解硅锰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2、针对硅锰铁 行业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应重视硅锰铁 行业 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加大吸取国外环保先进经验的力度。目前我国的硅锰铁 行业 生产企业数量多,但小企业占比例较大(50%以上),而这些小企业的环保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建议政府痛下决心,对这些生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停产整顿,使其生产过程完全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以保护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
3、针对 行业 集中度的问题:加大整合铁合金 行业 生产企业力度,我国的硅锰铁企业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分散无序状态,这些企业自身的力量相当脆弱,行情好时蜂拥而上,一旦形势不好,就马上停产,经受不起市场行情的变化,在国际国内贸易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平等地位,而要想得到一个合理的平等贸易,就必须联合起来,建立联盟,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实力,这就需要各个企业转变陈旧的观念,形成共识,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形成强大的力量以赢得整个 行业 的利益。
4、针对装备技术水平落后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到2010年,12500KVA以上的大型电炉生产能力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其中25000KVA以上的特大型电炉生产能力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12500—25000KVA电炉生产能力占全国总量的50%左右。另外,推广应用炉外精炼新工艺,原料精料入炉技术和矿热炉低压补偿技术,合理利用复杂锰矿资源技术和硅微粉、锰、铬粉尘、大气冶炼炉渣等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提高产品质量。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