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1、产品定义
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是利用抗原、抗体竞争性反应原理检测兽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 分析 。
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利用抗原、抗体竞争性反应原理,对肉类、禽类、牛奶等产品的兽药残留进行检测 分析 ,试剂盒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养殖业质检、出入境检验检疫、兽药残留监控和商检等领域。
2、药物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一九九九年利用欧盟对华援助项目,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国家残留监控体系,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结合中国国情并参考了96/22/EC理事会指令和96/23/EC理事会指令制定了适用于出口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的《中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建立例行监测制度,我国的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已初见雏形。
2001年农业部启动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并于2003年起在每年的1、4、7、9、11月份分五次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16个城市畜产品中兽药残留进行例行监测。监测结果在报送国务院领导的同时,反馈给有关城市的领导和主管部门,成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从2004年开始,农业部将于每年5月中旬和11月中旬两次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以鼓励先进,勉励后进,接受消费者监督。在进行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监控检测的同时,不断完善产品及检测的标准体系,为监控检测体系提供了保障和依据。经过几年的监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法规制度,依法监管力度加大,近年来,加大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管理法规的修订力度,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相继对18种农药、29种兽药、39种渔药做出了禁止使用规定,对19种农药、8种兽药和5种渔药做出了限制使用规定,国家又将于2006年11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这些法律法规为我们残留监控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第二节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分析
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与仪器 分析 技术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操作时间仅需1.5h,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误差和工作强度。
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适用于现场监控的快速筛选,广泛应用于养殖业质检、出入境检验检疫、兽药残留监控和商检等领域。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产业链简图
二、相关 行业 简述
检测兽药残留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对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养殖业质检、商检等领域。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养殖经济动物的群体数量庞大。我国每年出栏的生猪约6亿头,肉牛出栏数超过5千万头,羊出栏数超过2亿只,家禽出栏数超过90亿羽,此外还养殖了大量的蛋禽和超过1100万头的乳牛。
2005-2009年我国牧渔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年份 | 牧业 | 渔业 |
2005 | 13310.78 | 4016.119 |
2006 | 12083.86 | 3970.525 |
2007 | 16124.90 | 4457.523 |
2008 | 16939.54 | 4010.198 |
2009 | 17837.33 | 4194.667 |
1)养猪业
养猪业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业,我国养猪数量占全球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逐渐的富裕,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总量需求在今后的五年内仍呈增加的趋势,再加上人口上涨的因素,我国对猪肉的绝对消费量仍会增加。根据相关数据预测,每年的增幅达5—10%左右,这样我国的养猪业在今后的五年内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9年,由于受政策及去年养猪赚钱效应的影响,目前全国的母猪存栏数较高,由于惯性行为,会使2010年我国的生猪存栏数及出栏数会有所增长,并且幅度较大。
2)家禽养殖业
近年来,肉禽(肉鸡和肉鸭)养殖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由于猪肉价格出现了历史的最高价,人们开始转而食用禽肉来代替价格居高不下的猪肉,使得禽肉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并且肉禽是所有动物中饲料转化率最高的(约为1.8-2.0:1)。这样加大对肉禽饲养也是节省粮食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五年内,我国肉禽养殖仍会有较大发展,预计年增长达5-10%左右。
3)草食动物
草食动物主要指牛羊的养殖,其主要养殖区分布在我国的内蒙、河南、山东、新疆、河北一带,受自然草场条件的限制,近年来我国草食动物中的肉牛及羊养殖增幅不明显,肉牛及羊的存栏数每年的增幅维持在2%-3%之间,这一趋势今后的五年内基本不会改变,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尽管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对我国的奶牛养殖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 分析 ,今后五年内我国奶牛养殖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增幅为7%-12%
4)水产养殖业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占整体养殖业的比重较少,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增幅明显,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增长速度仍在3%-7%之间。
5)特种动物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在我国呈大起大落之势,近年来特种动物产品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消费市场。偶尔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多为炒作引起。预计未来的五年内特种动物养殖仍难成气候。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