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一、产品定义及性能
智能电源模块是通过引入以网络、语音服务等新颖的通讯手段,增加了传统PDU、PCU设备所不能提供的智能管理控制模块和控制芯片构成了可远程控制和计划管理的电源分配单元。
智能电源模块的性能如下:
1、实现了对过电压的检测,并能记录每次过电压的瞬时值和峰值,可启动备用电源供电,实现对电子电路的保护作用。
2、具有抗冲击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带液晶屏数字监视的特点,同时通过RS485通信接口与管理计算机通讯能实现“透明”电源的工作和保护等功能。
3、能实时显示输出电压、电流的大小,过电压的次数、大小以及必要的参数设置信息。
4、通过接口与后台或远端PC机实现数据传送。
二、智能电源模块的应用特点
1、通过对原有家用型插线板的替换,达到工业级供电标准,消除火灾、触电等安全用电隐患;使用全硬件设备,无需安装其他软件或插件,通过网页浏览器便可实现对设备的管控。
2、通过浏览器,输入设备地址,便可以实时获取所有远程电源控制器下联用电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微环境的温度、湿度、每用电设备的当前电流等信息。
3、通过网页,可以自定义每用电设备的监控方法和探测方式,让平台自动完成对所有下联用电设备的探查、异常报警;
4、可以细化每用电设备的管理归属人和每工作人员名下的所有用电设备;
5、通过网页可以完成对下联用电设备的电力供应的通断;
6、长途链路异常情况下,不影响内部环境的正常供电和对电力的控制;
7、当电源连接的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可设定要监控的网络设备位址等相关信息,实时发现网络设备运行的异常状态,在异常发生时自动重启设备;
8、ReachPower系列产品具有TEL口,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使用电话访问管控设备;
9、详尽的日志记录功能,保证维护工程师可以随时追溯任意时间的所有异常报警信息。
第二节 发展历程
50年代是电源整机的创建和仿制时期,主要是仿苏的电子管直流电源、磁饱和交流电源和仿美、仿欧的电子或磁放大式交流稳压电源,并逐渐实现了国产化。这个时期的电源体积大、耗能多、效率低,技术水平相当于国际30-50年代的水平。
随着晶闸管、晶体管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电子管直流电源,磁饱和式交流电源逐渐被淘汰,晶闸管电源、晶体管电源、磁放大式交流稳压电源得到迅速发展,占据了电源市场的统治地位。如1976年生产的33000多台电源中,电子管直流电源只有2个规格800多台,分别占直流电源品种的4.1%,规格的5.6%,产量的4% 。
全控功率器件的出现促进了电源技术的极大发展。GTO可使兆瓦级的逆变电源设计简化,可取代需要强迫换流的晶闸管,目前仍在电源中广泛应用。功率MOSFET的出现,构成了高频电力电子技术,开关频率可达100kHZ以上,并可并联大电流输出。IGBT是MOS输入、双极性输出的复合型功率器件,工作频率与GTR相当,其电压定额较高。
随着新型功率器件的出现,脉宽调制(PWM)电路、各种各样的零电压、零电流变换的拓扑电路得到广泛应用。电源产品更加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高效率、高可靠。
第三节 产业链构成
智能化电源的核心由显示板、CPU板、通信板、备用电源板、过电压检测板、键盘、通信转接板组成。智能电源模块的组成还有传统PDU、PCU设备所不能提供的智能管理控制模块和控制芯片构成了可远程控制和计划管理的电源分配单元。智能电源模块的下游 行业 有通信、航天、航空、军工、电力、铁路、新能源等。
第四节 对产业链影响
智能电源模块与上下游产业关联性较强。
智能电源模块 行业 与上游 行业 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上。上游 行业 主要包括结构件加工 行业 和电子元器件 行业 。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电子原材料供应紧张,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这直接影响到电源 行业 生产商的生产制造成本控制,利润空间缩小,加大了对规模较小的电源生产商的生存危机,对电源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材料供求关系将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下游 行业 对本 行业 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拉动作用,其需求变化直接影响本 行业 未来的发展状况。近几年,通信、航天、航空、军工、电力、铁路、新能源等 行业 受国家政策, 行业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进而带动这些 行业 设备制造商的需求增加,进而将使智能电源模块 行业 维持较长时期的景气周期。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