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鲜蜂王浆的简介
蜂王浆又名蜂皇浆、 蜂皇乳、蜂王乳、蜂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也是蜂王终身的食物(立项报告)。
所谓蜂王浆就是青壮年蜜蜂食用花粉后分泌的一种乳状物,此乳状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并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蜜蜂(工蜂或雄峰)和蜂王在卵期是一样的,孵化后吃三天蜂王浆以后改为吃蜂蜜和花粉的长成蜜蜂,孵化后一直食用蜂王浆的长成蜂王,蜜蜂(工蜂或雄峰)的寿限在一至六个月而蜂王因一直食用蜂王浆一般能活五到七年。蜂王浆的颜色是根据蜜蜂食用花粉的不同而稍有改变一般分为乳白色和微黄色。
第二节 鲜蜂王浆的发展现状
我国蜂王浆的总产量、总贸易R和制品的多样化为世界所瞩目。以制品而言,口服液具有包装严密、风味适口、吸收快、老人小孩均可接受的特点,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剂型.在国际蜂王浆制品市场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蜂王浆冻干粉因其能保持鲜王浆的成分和功效,兼有容易保存和拼带方便的优点.受到国际市场青睐.出口a剧增。其他还有片剂、胶囊、蜜剂等,也颇受消费者欢迎。蜂王浆作为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和化妆品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作为保健食品,其梢售2和普及程度可以和补益中药参茸等相媲美。
蜂王浆为营养价值极高的蜂产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蜂王浆的生产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我国蜂王浆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90%的份额。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研究
开发蜂王桨以来,现已成为我国养蜂业的重点产品,是蜂农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 缘产品是蜜蜂为了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向自然界索取并加以加工的物质和自身的分泌物,包括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蜡、蜂毒和蜜蜂幼虫等。
蜂产品
行业
是近1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
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蜂蜜、蜂花粉、蜂王桨及绛胶等保健品的开发利用,全国涌现出上千家专业工厂或公司,分别对蜂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后,投放市场。以其生产加工的深度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初级加工产品企业.这些企业对蜂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包装处理后,投放市场.二是中层次加工产品企业。通过一定技术手段.研侧开发配方、新口味,采用一定专用设备生产蜂产品投放市场梢誉。三是深层次
研究
开发企业。对蜂产品的保健功效进行
研究
开发.研制对粉尿病、前列棘炎、老年痴呆等病症有预防等功效的产品蜂王浆的功效与作用。
市场上的蜂王桨保健品有数十种,剂型有纯鲜蜂王浆、蜂王浆冻千粉胶囊、蜂王浆蜜、蜂王浆片、蜂王浆胶丸、活性蜂王浆口服液、蜂王浆软胶囊、蜂王桨酒等,以冻干粉胶囊和纯鲜蜂王浆居多。另外,蜂王浆在制作食品和饮料上已被广泛采用。如中国市场上常见的蜂王桨食品有蜂王浆巧克力、蜂乳奶粉等;在饮料中有蜂王浆酒、蜂王浆汽水、蜂王浆可乐、蜂王浆蜜露、蜂王浆冰淇淋等。
第三节 鲜蜂王桨 行业 的主要问题及前景
蜂产品保健食品 行业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其他保健食品 行业 一样,近年来在蜂产品保健食品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了其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 行业 的进—步发展。
市场发育不良
蜂产品 行业 从整体上呈现出企业主体实力较弱,产品功能雷同,低水平重复严重的局面,企业经营陷于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状态。 行业 的进入门槛较低,众多小企业一哄而上,导致 行业 总体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产品类型重复,相互跟风,缺少创新和突破。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蜂产品加工企业是固定资产小于1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多数企业设备陈旧,厂房、生产线和工艺流程大多不符合GMP规范。因而生产的产品大都雷同,低水平重复,规模化、集中度、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不尽人意。
科技投入少,产品附加值低
行业 内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强,甚至淡化。用于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即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很低,对蜂产品的 研究 和开发仍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致使蜂产品原料及粗加工产品相对过剩,而精深加工产品却较为缺乏;蜂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严重滞后于自身产业的发展;国内消费和出口的绝大多数蜂产品仍以原料型产品或经简单加工的产品为主,产品的附加值低,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蜂产品的加工技术较陈旧、落后,科技含量较低,高新技术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很少。
行业 整体信誉不高
我国保健食品存在的一个最根本也是最致命的问题便是缺乏诚信。企业和政府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信任危机。尽管有关部门、 行业 协会都在呼吁保健食品讲信誉,也采取了一些办法,但是,在巨大利益空间的诱惑下,企业违规失信行为依然屡见不鲜。在这样不规范的生存环境下,真正按照规范运行的企业也难以有所作为。一些企业今天还把“讲信誉”当作“招牌菜”,明天就做起违法的事情。所以,要使保健食品 行业 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还有赖于消费者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有赖于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还有赖于监管体制的完善和法制的严明。
生产企业重营销轻实力,广告宣传言过其实
在蜂产品的营销中,以保健产品代替药品,误导消费者,“概念炒作”现象比比皆是。珠海某公司生产的花粉产品因为涉嫌违法宣传保健功能,受到了查处。北京某公司生产的蜂胶产品更是多次涉嫌违法宣传疗效而受到全国不同部门的警告。
过分“谨慎”的宣传,同样给 行业 带来危害。2004年,浙江一位业内人士十分臆断和想当然地提出“蜂胶是一种典型的天然抗生素,健康人群绝对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给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结论,造成了f肖费者对蜂胶的误解。虽然各级协会及相关专家强调蜂胶不是抗生素,正规厂家的产品可以放心食用,但很多消费者对蜂胶的安全性依然心存顾虑,对 行业 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不力
从监管环节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审批环节,对研发、生产和流通都缺乏有效监管。缺乏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造成了审批后没人管,生产过程没人管,流通过程缺乏管理的被动局面。
从近年来对蜂蜜质量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蜂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偏低。1991年第四季度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1个省市34家企业生产的38种蜂产品,合格12种,抽查合格率31.6%。1993年第一季度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0个省市39家企业生产的41种产品,合格19种,抽查合格率46.3%。1996年第四季度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3个省市28家企业生产的31种产品,合格14种,抽查合格率45.2%。2003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蜂蜜商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发现蜂蜜商品标识混乱,蜂蜜缺乏质量保证。抽查涉及40种蜂蜜产品,合格率为50%。而各省市对蜂产品抽查的抽样合格率也多在五成以下。
建议和对策
未来保健品消费市场需求巨大。全球保健食品销售额已占整个食品销售额的5%,达到2000亿美元,且每年以很高的速度增长。我国保健品市场的两大消费人群“白领市场”和“银发市场”对保健品需求旺盛,购买力强劲,成为国内保健品市场的生力军。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以目前全球保健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来推算,中国保健品消费还将大幅增长。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天然的保健品将发展成为保健品市场消费的主流。因此,对蜂产品保健食品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完善蜂产品标准,加强市场宏观管理
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产业质量标准和法规,加强产业管理,并增加执法与管理力度。强化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等,使产品研发和生产做到有章可循。对已审批生产的,也应该根据统一的新标准重新审核,做到标准和尺度相一致,使各厂家能够公平竞争。据悉,近期我国有多个与蜂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已通过审定或正在修订中。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加强科技投入迫在眉睫。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更要重视蜂产品的应用基础 研究 ,努力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使蜂产品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过渡,使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成为主流。要加强蜂产品的基础性 研究 和应用性 研究 ,如营养成分、保健功能因子、生物学作用等,达到第三代保健食品的要求。同时,还要拓展蜂产品在药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注重对蜂产品的采集方法、加工工艺、检验新技术和新剂型、新包装等方面的 研究 。
针对不同群体开发不同的产品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保健品有不同的需求,应根据群体的特征性开发不同的产品。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品消费行列之外,老年人、青少年也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注意开发大众消费市场,尝试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目前,保健食品被定位为高档奢侈消费品,其价格较昂贵,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地区,保健食品的市场开拓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大多数保健食品在价格上还存在比较大的降价空间,如果生产企业采取适度低价策略,实行规模经营,企业由此所获得的规模效益不仅可弥补降价所造成的损失,而且企业的利润也会增加。在开拓农村市场时,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市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广告策略和市场推销模式。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