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一、产品定义
中密度纤维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经打碎、纤维分离、干燥后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再经热压后制成的一种人造板材。其密度一般在0.5-0.8克/厘米3范围,厚度一般为5-30毫米。
二、性能
中密度纤维板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产品,近年来产量高速发展。原因是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装饰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1、物理力学性能
由于该板纤维组织均匀,纤维间的胶合强度高,故它的静曲强度、平面抗拉强度、弹性模数、握螺钉力等比刨花板好。吸湿、吸水性能、厚度膨胀率较低。
2、装饰性能
由于中密度纤维板表面平整、光滑、便于胶粘刨制薄木和薄页纸等饰面材料,且便于涂饰和节约涂料。
3、加工性能
中密度纤维板可以生产从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厚板材,可以代替任意厚度的木板、方材,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锯切、钻孔、开槽、开榫、砂光加工和雕刻,板的边缘可按任何形状加工,加工后表面光滑。
由于它性能优良,且是木材综合利用、合理利用的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密度纤维板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产品之一。
三、特点
1、内部结构均匀,密度适中,尺寸稳定性好,变形量小,物理力学性能适中。
2、表面平整光滑,机加工性能好,可在其上粘贴刨切的薄木或花纹新颖、美丽,因而在家居装饰中深受人们喜爱,常用于制作家具、隔板等。
第二节 发展历程
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1981年福州人造板厂引进美国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982年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 研究 所协同有关单位,在株洲木材厂建成我国第一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1985年上海人造板机器厂研制出年设计能力1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并在上海市南市木材厂投入生产;1986年,伊春又从瑞典引进了我国第二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
因此,80年代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的起步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当时市场空间不大,这个时期的中密度纤维板产量都维持在5-10万立方米左右。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家具业的不断发展,国外板式家具生产线的不断引进,对中密度纤维板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广东省是我国家具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引进板式家具生产线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具业发展很快,广东的家具业已由单一的国营企业逐步发展到国营、集体、中外合资、民营和台资等多种经济成份所组成的各类家具企业。其设备亦由原来小作坊式手工操作的简陋设备,逐步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
自1982年广东江门通用木器厂首先引进一条板式家具生产线后,在1982至1986年间,全省的家具企业先后引进了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士和美国先进的家具生产设备530台(套),其中有板式家具生产线15条、实木家具生产线4条、贴面板生产线2条、弹簧床生产线6条、泡沫塑料生产线3条、表面装饰生产线3条、高频焊管生产线1条和木材干燥设备4套,启用外汇达到650万美元,全省的家具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到75%,从而大大地加快了广东省的家具生产的质量和速度。这个时期广东省家具业的人造板消费量达到了14.28万立方米,从而改变了当时广东省只生产实木家具的现状,所生产的家具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大量销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