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06 14:07:02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正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这恰恰也说明:企业要学会自主抉择战略,以赢得市场的尊重 每一个合理的政策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心理接受程度的改变而逐渐失去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走上合资道路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式进入起步期,汽车市场逐渐打开。现在的有车族或许很难想象,当时一辆桑塔纳的售价近20万元,价格高出当时国际市场近3倍。价格奇高的原因当然不是中国人更富有――即使当年刚刚兴起的“万元户”们也要不吃不喝20年才能买得起――而是政府为保护幼弱的汽车产业而实行的高关税政策。 在一个产业还相当弱小的时候,政府的政策保护和市场管制在每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产业政策往往是阶段性产业保护和市场准入的指导性安排。 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由计划经济时代生发至1994年版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还是一个典型的计划经济性质的文件;10年之后,2004版的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才开始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取消了与加入WTO不一致的内容,提出了品牌战略,并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到第十一个五年,关于是否还需要这样的产业政策,都成为了业界争论的焦点。 这其中的缘由既有市场游戏规则的变化,也有竞争格局的变化。 开始的时候,在“市场换技术”的大方针下,对于合资品牌,国家一直实行着强制性国产化率政策。“桑塔纳的国产化耗费了10年工夫。”知名汽车专家贾新光接受《经济》采访时说,“当时我们不知道向国外合资方要什么技术,所以国产化率成了惟一诉求。” 如今,中国汽车行业早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汽车业的竞争也日益市场化,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以企业竞争为主体的新阶段,而不是若干年前国内产业与外国同行的整体竞争时期,市场发展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不以某个政府部门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技术的引进还可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企业个体的竞争力又该如何规划呢? 因此,第十一个五年中的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之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相关研讨会中旗帜鲜明发表了反对意见,认为在新政策的制定中,存在政府不相信市场,仍然希望用宏观调控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倾向,“那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呢?” 事实上,前10年的产业政策调控在付出巨大社会成本后,也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标,而且规划似乎已经越来越得不到市场的响应了。“九五”规划设定的产量目标就没有完成,到“十五”规划期间汽车产量却又大大超过了预期。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当时预测2005年国内汽车需求总量为310万-330万辆,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终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575.82万辆。当年,中国汽车市场总规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十一五”汽车规划组组长张书林在接受搜狐汽车频道访谈时曾指出,“十五”期间,国家还是以计划经济的方式管理汽车业,那时的规划基本上都是以政府审批项目作为一个依据,包括产能计划、投资规模总额的发展规划,“当时一汽,东风都轮流到北京来看这个计划,在总量的规划里面他们占多少,谁重点发展什么产业等。” 对这样的规划,贾新光是反对的。他说,当年日本政府打算大力发展汽车工业,通产省就召集了当时两大汽车商丰田和日产公司的负责人,对他们说,政府关心汽车产业,你们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政府来做。两公司不约而同地摆手:得!得!得!谢谢您,这事您甭管,我们自己做。“政府管得太多,而真正有问题了又解决不了,不管他行不?” 美国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本身也有它自己的生命,一旦一项政策出台,政策的供给者和政策的需求者都向专用于这个计划的知识投资,结果政策趋向于延长它们自己生命周期,给制度变革带来困难。 从2004年起,张书林就开始负责“十一五”汽车规划的起草工作。据他回忆,截至去年完成上报发改委,前后7易其稿,从最初的100多页删减到目前的20页。 张书林说,2002年加入WTO以后,关于“十一五”汽车规划要不要做、怎么做就开始讨论了。当时发改委的前身国家计委的意见是,竞争性行业可以不做,但因为汽车行业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也是需要宏观调控的产业,因此最终还是决定要做。 但是,“十一五”规划终于决定:不再以行政调配为主,改为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对于产能投资等也不再管了,对企业切身利益的影响弱了,主要体现原则性和引导产业发展的规划。另外,如何不过分刺激外资企业,以及在合资与自主之间寻求平衡也是规划的重要原则。 北京天相投资公司汽车业分析师王明存对《经济》说,企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还是要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实现。 由此可见,依靠从政府规划的蛋糕中获得技术或者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用什么样的战略赢得市场对自己的尊重,是当下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抉择。
本文由可行性报告网(www.kexingxing.com.cn)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