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20 17:33:49
“成都生活市集”6月17日开市,30岁的赵天勇开了一个通宵的车,才从南部县农场抵达成都,6月的“成都生活市集”定在17日上午10点开市,车里载着他家生态农场的自制面条、鸭皮蛋和小麦酿成的酒,所有农产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和除草剂,一手一脚都尊重着自然规律。
像赵天勇这样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主,在“成都生活市集”还有十多家。2014年3月,“成都生活市集”正式开市,每月一次,从未间断。这里聚集了一批四川省内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友,以小众的生产方式种植经营新鲜蔬果和农产品。
规则:
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
“成都生活市集”6月的开市,定在17日10点到14点,一家楼顶餐厅提供了免费场地,10来个摊位摆上了土豆、青菜、五谷杂粮、土鸡蛋、豆腐干、自制面条、豆瓣酱、花生酱……10点前,顾客们还没到,摊主们先进行了一轮“试吃”。“我要吃你家的豆干。”“如果今天甜水面不好卖,肯定是因为你家酱不够香!”老朋友们相互挑着“刺”,东西都是自产的,不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生态种植是生活市集的产品最大共通点。
陆续有顾客上门,多数是常客。“今天有没有上次说的大枣?”“给我装一瓶醪糟。”顾客们都很有“目的性”,瞄准目标就果断下手。
“成都生活市集”成立于2014年3月,从那时起,每月一次的市集从未间断,加入市集的农场已有10多家,活动场所换过很多地方,从铁象寺、方所、青年旅舍到楼顶餐厅,一是方便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就近光顾;二是这些场地都是免费提供的。
审核:
农场加入需“过五关斩六将”
孙文祥的农场2015年6月正式入集,从提出申请到经过考察、正式加入,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是现在生活市集里十多家生态农场里最“新”加入的一家。
加入市集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提交申请后,市集专业工作团队会到农场实地考察。”“成都生活市集”的发起方之一唐亮介绍,要看农场的生产管理、所处环境、生产经营者、作物等是否达到市集所倡导的“不使用农药、化肥”的生态生产方式。生态农业生产,重要的是人。因此,与农友之间的聊天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可以了解农友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从事生态农场的缘由,进一步走访印证。
初步走访考察后,申请入集的农友还需到市集上做两次志愿者,既让农友了解生活市集运作方式,也让市集其他成员了解新农友。两次志愿服务后,会召开一次“介绍会”,向其他成员、消费者介绍自家农产品、经营状况等,完成了这一步骤,才能在市集上摆摊销售。
但入了市集并非一劳永逸,每年回访、每月见面的监督机制像一双严厉的眼睛随时在关注监督。“每年农友会提交生产计划,每月的市集上,如果突然出现一个新产品,我们会去核对是否在计划之内,如果不是,需要农友解释产品来历。”“成都生活市集”工作人员张鸣说,在市集上销售产品,都必须来自农友们自己的农场,确保其品质。
“农场的生产过程是开放的,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去农场,这也是一种考察。”张鸣说,如今,“成都生活市集”的入集标准,已进化到3.0版本,需要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从开市到现在,没有农场违反标准而退市。
背后:
“小众市场”藏着“田园梦”
几乎所有农场都曾受到质疑:为什么农产品价格那么贵?“一瓶除草剂的价格大概是15元,但我们要除相同面积的草,可能需要六七个人花一天时间,这个人工费用就是六七百。”赵天勇的农场在南充南部县一个山谷,主要产小麦,副产品有蜂蜜、黄豆等,养了一些猪和鸡,跟最初的盲目相比,加入生活市集后他慢慢学会了减掉不必要的部分。
每月一次的市集活动,其实并不是农友们最主要的销售途径。如今,通过线下的活动和线上的网店、微信群,农友们已拥有了一批固定的顾客,基本能维持农场的生产经营。市集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让农友们和消费者面对面交流,以便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
赵天勇在江苏找到一块良田,和另一家卖米的农友合作,上半年种麦子,下半年种稻谷。他为山谷取名“堇荼”,意思是通过努力,把苦茶种出甜蜜的味道。而这就像他的田园梦。童年留守的唐亮长大后的心愿是让在外务工的父母、弟弟、弟媳回家。如今,他家的农场已能支撑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这是我们希望的方式,尽管生态农业在现代农业大趋势下注定是小众的,但这样的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够满足唐亮这样的心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张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