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30 15:03:52
“假行长”“假担保函”、“假公章”……美的曝出的10亿元“假理财”事件再次令市场吃惊。在事件背后,美的方面理财业务的经办人员金融素养、银行内部管理都成为市场质疑的焦点。从更深层次分析,屡禁不止的“萝卜章”事件更显示出银行业理财热潮背后的风控以及监管滞后问题。
美的被曝10亿“假理财”
6月29日,美的集团在其公众号上发布声明称,公司下属合肥美的冰箱公司2016年3月购买10亿元理财信托产品,2016年5月通过内控日常核查发现存在诈骗风险并第一时间报案。
据消息称,美的7亿元理财资金,由“农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借道上海财通和渤海信托,最终流向三家借款公司。直到放款后两个多月,美的方面最终发现,无论是银行出具的兜底函,还是资金流向的三家公司授信资料,均为伪造。此外,美的集团另有3亿元理财资金遭遇了相似的情况,涉案银行为“重庆银行贵阳分行”。
对于案件进展,美的在声明中称,目前案件侦查正在有序进行,主要涉案人员正在抓捕或已归案,该公司已收回部分委托理财资金,冻结和查扣了大部分涉案资金或资产,部分涉案人员资产正在进一步追缴中,预计整体损失可控。同时,公司已对现存委托理财产品进行了全面核查,未发现存在类似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向农业银行、重庆银行以及渤海信托方面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收到回应。
在这场骗局中,合肥美的风控也受到质疑。根据消息称,在正式放款以前,美的集团内部对这一笔涉及7亿元的理财计划进行了内部论证和审批。尽管有人曾对此业务做出“本笔投资的主债权相当于没有担保措施,我们惟一的保障在于农行出具的承诺函,该风险请予以特别注意”的提示,但至少有两位决策者认为“风险相对可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特约研究员李虹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银行一般在资管计划里面充当的是优先级角色。所谓优先级,就是不承担兜底责任,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无论资管计划还是并购基金承担的都是优先级角色,这是常识性的问题。美的集团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存在购买人对于理财产品业务不熟悉、金融知识缺乏的问题。
银行该担何责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惟一的保障”的承诺函,其实也并不在合规范围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指出,按照规定,银行是不能出具保本保收益的承诺函的,银行如果这样做,就是违规了。一位股份行风控部人士进一步表示,如果企业把这样一份没有保障效力的承诺函作为核心的增信措施,表示企业在风控方面存在漏洞,也不排除企业在审核材料时故意“放水”。
此外,一份合肥美的《民事诉状》显示,最核心的《承诺函》上的印章为伪造,盖章的“黄xx”行长为假冒,负责接待的“客户经理”陈某亦为假冒。三个借款企业的授信资料(包括上级分行的授信批复、抵质押证书、支行的尽职调查报告和物业评估报告)全是伪造的,上面盖的公章也全是非法私刻的。陈某等人用以接待美的方面的办公室,则实际上是农行成都武侯支行一位路姓副行长的“行长办公室”。
从银行角度来看,虽然遇到了“李鬼”员工,并被假冒了公章,但签订承诺书的行为确实是在银行营业场所发生,而且是比较高级又私密的副行长办公室,所以对于如何界定银行的责任也成为一大关注点。
对此,李虹含认为,银行担责的关键点在于签署协议的人员是否属于银行在职员工,如果属于银行的在职人员,银行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并需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如果不是银行在职员工,但签署地点在银行,银行也要承担管理责任。
银行“萝卜章”难绝
去年以来,“萝卜章”事件不断,银行、信托、券商等机构接连爆雷。其中,去年末因“萝卜章”债券代持事件而“名声大噪”的国海证券,上月刚刚以监管层罕见的重罚告终,日前,又传出兴业银行10亿元资金“不翼而飞”的消息,据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在2015年经过东吴证券牵线,购买了建行咸宁分行10亿元的理财产品。但截至今年3月底,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仅追回了1.37亿元,剩余资金去向不明。有知情人士透露,“产品、合同和公章都是假的”。
事实上,监管层也在不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管理。今年3月15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发布会上强调,在银行销售的所有产品都必须向客户说明其性质、投向和可能的风险,绝不容许含煳其辞;绝不容许盗用银行名义;绝不容许只收费不负责。风险提示文字要标注和印刷在产品说明书的最显着之处。在4月21日银监会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郭树清再次强调,在规范理财和代销业务方面,首先要规范销售行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风险,严格落实“双录”(指录音、录像);在规范交叉金融业务方面,要落实穿透原则,根据基础资产性质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不得对新开展的同业投资业务实施多层嵌套。
但为何类似事件屡禁不止?李虹含指出,银行网点众多,公众对于银行的信任度也相对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萝卜章”问题可能暂时是没有办法杜绝的。尽管现在银行用章、盖章都需要经过层层流程审批。但是如果客户的防范意识、风险意识不强,金融专业素养不是特别高,很容易出现被“萝卜章”欺骗的情况。特别是当有理财客户被拉到了银行的某个办公室里,办公室看起来非常正规,但其实办公人员都是一些离职或者是曾经在银行工作出现问题的人员,客户出于对银行办公网点的信任,从而购买了理财产品,很容易出现风险。
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此类事件频发跟目前理财热潮也有关系。他指出,目前,金融业投资理财很热,整个市场增长量比较大,进行投资客流比较多,给一些不法人员搞银行“飞单”和“萝卜章”事件可乘之机。郭田勇还补充道,“假理财”案件频发与监管滞后也有关系。据悉,银监会目前建立了银行理财的信息平台,未来所有银行发的理财产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到,这样可以避免“假理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