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COLUMN NAME

韩会师:违规交易是如何被外汇局抓住的

更新时间:2018-05-07 09:01:22

外汇局近期通报了24例外汇违规典型案件,最高罚款额1105万元。对外汇市场不甚熟悉的朋友询问,全中国的企业千千万,每年不知有多少笔交易发生,外汇局如何排查这些违规案件?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金融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经常项目开放的情况下,资本管制是否有效?”
 
  在笔者读书的时候,教科书中的答案是“无效”,但笔者在工作中却切身感觉到资本管制并非无效,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效的。外汇局近期公布的24个案例也说明绕过相关法规进行结售汇操作难度不小。这24个案例中,最大的涉案金额4652万美元,最小的134万美元,涉案主体既有公司也有个人,违规领域涉及虚假转口贸易、虚假出口、虚构资金用途、违规办理内保外贷、分拆购汇、利用地下钱庄转移资产等。上述案例可谓参与主体众多、涉案领域广泛、涉案金额参差不齐。其实这已经不是外汇局第一次公布类似案例了,实际工作中被查处的案件远远不止于公布的这些。不少朋友很疑惑,外汇局哪来的火眼金睛,能够从每年数以万亿美元计的结售汇交易中,把这些或大或小的违规案例甄别出来?
 
  其实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真的不是很难。
 
  任何进行违规外汇交易的主体都很难避免一件事,就是和银行打交道。每一笔外汇业务都会在银行系统中留下详细的交易记录,这就为筛查违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任何行业的企业,只要不是刚刚注册成立的,其经营数据一般有一定规律可循,只要将其与银行的交易数据按月度、季度、年度汇总后进行比对,很容易发现异常交易。
 
  如果通过比对银行的交易数据不能完全断定其存在违规行为,还可以进一步将银行的交易数据与海关的通关数据进行比对,检查其资金流与货物流是否匹配。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一步检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是否出现异常。因为其进出口规模以及外汇交易规模的变化,其背后应该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整,其与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往来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虽然这可能已经不属于外汇交易的范畴,但只要是涉及到资金流动的,银行系统里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如果企业想通过造假来规避外汇管制,那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天衣无缝,难度很高。
 
  所以,教科书中经常提到的通过谎报进出口规模逃避外汇管制,在现实中是很容易被识破的。
 
  对个人逃避外汇管制行为的排查道理类似,无论你绕了多大的圈子,只要资金是通过银行系统进出的,就很难不留痕迹。而对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进行各种数据跟踪、收集和比对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在现实操作当中,上述工作是化整为零进行的。外汇管理部门在全国各地均有分支机构,每家分支机构只需要关注自己辖区内的违规行为就可以,这就大大减少了监控企业的数量和难度。
 
  其实各地外管部门也没有必要一家一家地检查企业,这太过耗费时间和精力,只需要密切关注辖区内各家银行的结售汇交易差额就可以了。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银行是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举个例子:假如某家银行的代客结售汇逆差在某月急剧扩大,当地外管部门可以要求该银行解释结售汇逆差扩大的原因,并由银行整理出具体的结售汇逆差扩大的企业名单和金额,这就可以迅速锁定可能存在异常交易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银行完成,因此外汇管理并不像很多人想像得那么费时费力。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下,资本管制是有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笔违规的交易都会被识别出来,都会受到处罚。特别是一些金额比较小的交易,他们的发生可能完全不会引起监管的关注。另外,如果部分违规交易并未对结售汇市场和国际收支产生明显的冲击,可能也不会引起监管的关注。但有人成功地浑水摸鱼并不意味着监管没有足够的能力。
 
  举个例子,大陆人在香港刷银联卡买保险的新闻很多朋友一定听过,刷卡金额超过5万美元的案例也不少,但这就超过了个人购汇限额,属于绕过资本管制的违规行为。在2015年之前,由于我国结售汇市场长期维持高顺差格局,而且总体上大陆人到香港买保险涉及的购汇规模并不大,2015年全年也就几十亿美元,所以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一直没有引起监管重视。
 
  但2015-2016年,随着境内结售汇格局从顺差转为逆差,且“大陆富豪挤爆香港保险公司”,“刷卡如潮掏空外汇储备”之类的新闻炒作迅速升温,这一问题引起了监管重视,监管漏洞很快就被堵住了。
 
  请注意,对于是否应该对资本流动和结售汇交易进行严格管理,学术圈和实务界自然可以继续争论下去,本文对此不予置评。笔者此处只想说明,至少在我国,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即使经常项目基本是开放的,资本管制并非是无效的,而且其直接成本并不高。对于试图长期稳健运营的实体企业来说,为了短期的汇率投机收益铤而走险挑战监管是非常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