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7-19 08:35:16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赵建华)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将其归功于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得当。
当天,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7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高培勇表示,除了全球经济止跌回升、走上复苏轨道以及PPI由负转正外,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得当。
高培勇表示,近两年来,中国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主要不在于周期性因素和总量性因素,而在于结构性因素,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经济循环不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部分重点、难点,要么在供给侧,要么在结构上,或者两者交织在一起。
高培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的主攻方向转到结构性改革的轨道上来,注重的是经济增长活力、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平衡。2015年中国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注重的不是简单地GDP增长,而是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高培勇说,根据五大发展理念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仍为经济增长持续发力,但不会了短期增长透支未来,不再依靠铺摊子上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取而代之的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采取果断措施调整结构。
高培勇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中国仍需适度扩大总需求,但量化宽松、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不再是主要选项,取而代之的是提高供给质量。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是体制机制障碍。应当依靠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并为改革创造条件。
高培勇作出上述分析的当天,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介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需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居民消费加快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也在调整优化。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新力量不断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