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批评穆迪调降主权信用评级
更新时间:2017-05-26 11:01:14
中国财政部称,穆迪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改革和扩大需求的能力。
中国财政部昨日批评了穆迪(Moody’s),此前这家美国评级机构调降了北京的主权信用评级,突显投资者担忧中国的债务水平不断上升,而旨在转变中国增长模式的经济改革步伐缓慢。
“(穆迪)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中国财政部在回应评级被调降时表示。穆迪此举影响了中国金融市场和人民币汇率。
穆迪将中国的信用评级从Aa3降至A1,这是其第五高的评级。按照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和标准普尔(Standard and Poor’s)这两家竞争对手的评级尺度,此举相当于从AA-降至A+。标普对中国的评级仍是AA-,尽管其对中国评级的展望为“负面”,而惠誉对中国的评级已经是A+。
“此次调降反映了穆迪预期中国的财政实力在未来几年将有所削弱,整个经济体的债务继续上升,而潜在增长放缓,”穆迪主权风险部副董事总经理玛丽•迪龙(Marie Diron)表示。
这一消息最初让中国投资者感到不安。根据中国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National Interbank Funding Center)的数据,基准中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在降级宣布后的几分钟内从3.8%升至3.95%,但到了中午已回落至之前水平。
国内投资者普遍忽视境外对中国债券的评级,而外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规模仍然很小。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CCDC)的数据,截至4月底,外国人拥有大约4240亿元人民币(合615亿美元)的中国国债,相当于未到期国债总量的4%。穆迪在去年3月将其对中国评级的展望转为“负面”,标普在四周后也效仿此举。总体而言比业内同行对中国看法更为悲观的惠誉,自2007年以来一直对中国维持A+评级,而评级展望为“稳定”。
穆迪给出的理由是,它预期随着债务的上升,未来几年中国的财政实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掌新兴亚洲投资组合的卢克•斯帕吉奇(Luke Spajic)表示,穆迪强调的风险之前就已被市场充分注意到。
尽管穆迪对中国推动经济再平衡、减轻依赖债务助燃的刺激措施的努力给予肯定,但该机构认为进展太缓慢,难以遏制财政实力的恶化。
“当局对维持强劲增长的注重将导致持续的政策刺激,”该机构表示,“这类刺激措施将加剧整个经济体的债务不断上升。”穆迪预计,到明年底中国的直接财政债务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到2020年将达到45%。
另外,该机构指出,中国很可能继续通过地方政府拥有的预算外“特殊目的载体”(SPV)进行伪装的财政支出。英国《金融时报》本月曾报道,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一项评估警告了地方政府融资工具的风险。
“评级下调是对迅速上涨的杠杆所造成的风险的一个严峻警告,这样的杠杆即使没有导致金融危机,也可能被证明是代价高昂的,”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