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27 14:03:33
2015年供给侧改革提出之初,有78.57%的商品产能是过剩的,仅有21.43%的商品产能不存在过剩情况,而截止2017年6月供给侧改革实施一年多时间里,情况发生了变化,从报告发布的数据来看,当前有59.52%的商品产能仍过剩,商品比例较2015年11月缩减了两成,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相当一部分商品脱离了产能过剩队伍。供需格局改变较快的是以铅、锌、镍为代表的有色类商品,数据显示,2015年底国内铅产能约在645万吨,产量为386万吨,而2016年底产能减少547万吨,产量下降至466.5万吨,供应压力大大缓解,铅也由此前的产能过剩逐渐趋向于供需平衡。但有部分商品虽然产能、产量上都是做了减法,但当前仍过剩,比如玉米、棉花,上述两个商品2016年种植面积均减少,产量也分别下降了503、26万吨,但当前供应仍过剩。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化成效显著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能源、钢铁、建材、有色行业,而钢铁几乎囊括了所有钢材类商品,能源则主要是集中在煤焦板块,从商品上来看,炼焦煤、动力煤、粗钢、焦炭、水泥、PVC等商品产能大幅缩减。当初制定的2016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是2.5亿吨,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6年里,仅炼焦煤产能就缩减3.5亿吨,动力煤产能缩减2.9亿吨,在产能减少的情况下,上述两者产量同期分别下降1.9、6.7亿吨,煤炭去产能总体目标超额完成。粗钢在2015年-2016年底合计完成去产能6500万吨,虽然产能下降明显但粗钢产量略有增加,2016年与2015年相比产量增加784万吨。水泥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产能缩减1100万吨,但产量上升4376万吨;PVC产能同期也缩减394万吨。
尽管过去一年多时间大宗商品领域供给侧改革取得一定成果,但部分商品产能、产量仍在做加法,不减反增导致商品仍存在过剩情况,报告显示,化工、橡塑行业目前产能过剩情况较为普遍。以硫磺为例,2015年底国内硫磺产能在840万吨,产量为590万吨,2016年底产能不降反升至860万吨,产量增至600万吨,产能、产量分别增长了20、10万吨,硫磺商品当前产能仍过剩,预计未来2年内还需要缩减50万吨产能。尿素2015-2016年间产量虽然缩减了652万吨,但产能增加258万吨,按照供给侧去产能的计划需要去掉1100万吨产能。整个合成胶板块产能也是过剩的,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虽然2015-2016年间产能增长分别仅为8.5、7万吨,顺丁橡胶产量还是下滑的,但由于近几年国内橡胶行业不景气,国内部分装置陆续闲置起来,产能过剩态势严峻,而合成胶目前尚无明显的去产能计划或动作。
生意社总编、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部分行业、部分领域里也受到了一定阻力,他分析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各自的行业特点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大宗商品行情的冲击。
2016年市场经历了一波连续性的大幅上涨,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从2016年初的668点涨至年末863点,涨幅达29%,市场大涨使得商品利润空间增加,且在买涨不买跌心态趋势下,市场交易也放量,价格的疯涨对去产能化带来了阻力,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在2015年供给侧改革提出之初至2016年底一年多时间里有90%的商品价格是上涨的,仅有10%的商品价格下跌,焦炭、丁苯橡胶涨幅甚至超过100%。2016年的大涨行情给供给侧改革加法带来了动力,而给减法增添了阻力,以五大钢材(螺纹钢、线材、冷轧板、中厚板、热轧卷)为例,五大钢材指数从2016年初至4月底短短四个月时间里涨幅超过50%,吨钢的生产利润也高达600元/吨,拯救了一大批处于盈亏勉强平衡的钢厂,去产能任务受阻,2016年上半年全国钢铁去产能1300多万吨,仅完成了当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任务还是繁重的。
刘心田认为,2017年上半年行情出现较大回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从2017年初至6月中旬由863点回落至826点,跌37点,而2016年下半年大涨的丁苯橡胶在此期间跌幅高达40%,产能过剩的乙二醇同期跌幅也达10%,可以说这波回跌行情给了十三五工作一个契机,但后续行情仍存变数,2017下半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化进度还是需要看市场的“脸色”。如果2017下半年行情重演2016年的大幅上涨,则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减法压力又将增强。当前供给侧改革推进工作是合理的,负担较重的煤焦钢担子已经卸掉不少,后续的工作仍是需要有步骤有节奏的进行,工作进度和效果仍有挖掘空间,当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做减法。他预计大宗商品供给侧改革仍处于初期阶段,供给侧改革需要至少开展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