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8-02 14:57:20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为:工作人员在泊头市东望江店村操作无人机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作业;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一超市的工作人员在摆放水果;动车组在福州南动车所检修库内接受检修;停靠在山东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的货轮。(新华社发)
[经济日报·视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交出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单。下半年,经济运行当中的积极变化仍会继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会得到持续巩固和扩大——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还会继续增加,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邢志宏说。
邢志宏表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的格局更加巩固,主要体现在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经济增速平稳。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这也是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
其次,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18万人,完成了年度目标的66.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下,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4个月低于5%。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
再次,物价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4%,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基本稳定,上半年核心CPI同比增长2.1%。
此外,国际收支继续改善。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相抵,实现了顺差1.28万亿元。人民币小幅升值,外汇储备连续回升,6月末人民币的中间价是1美元兑6.77元,比3月末升值了1.84%。外汇储备6月份达到30568亿美元,连续5个月回升。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指标看,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了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邢志宏说。
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邢志宏表示,上半年,在宏观经济运行“稳”的格局更加巩固的同时,“好”的态势也更加明显了。首先,结构在改革中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需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的增速快于二产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54.1%,高于二产14个百分点。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12.2%和32.2%。在需求方面,居民消费加快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在调整优化。
其次,动能在转换中增强。“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竞相成长,前5个月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增长14.7%,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56万户。新主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成长,经济发展中的新动能不断壮大。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6%,增速快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8%。
此外,质量在转型中提升。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22.7%,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利润率达到了6.05%,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营业利润也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高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增速快出了0.4个百分点。在财政方面,虽然企业减税降费力度比较大,但由于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改善,税基在继续扩大,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了9.8%,增速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
积极变化还会增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积极变化还会继续增加,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邢志宏说。
邢志宏分析说,首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趋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不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明显地促进了供求关系的改善。去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工业领域走出通缩以来,企业经营和预期明显地改善,工业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去年3月份以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基本都保持在6%以上,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同比又有所提高。工业生产的稳定,效益的改善,预期的改善,又带动了工业投资的增加。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了5.5%,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了11.8%,占工业投资的45.6%,这就为今后工业企业稳定增长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服务业发展势头也很好。今年以来,服务业生产指数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制造业和服务业良性互动,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的增长都呈加快之势。”邢志宏说。
其次,需求在稳步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不断增强。这几年我国一直坚持扩大内需,并将其作为战略基点,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推动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内需在经济增长当中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消费增长稳健,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稳居“三驾马车”之首,投资积极跟进,围绕补短板、强基础,加力增效,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外需明显回稳向好,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5%。邢志宏表示,随着内外需求联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在进一步改善。
再次,微观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统计局对4万家小微工业企业作了调查,二季度小微工业企业的景气指数达到96.5%,比一季度提高了3.4个百分点,达到两年来最高。在调查当中,75.4%的工业小微企业设备利用率要高于或者处于正常水平,72.7%的小微企业反映产品订货量高于和处于正常水平,这个比例连续6个季度在提高。
此外,市场预期向好,经济发展的信心持续提升。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7%,比上个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11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了54.9%,比上个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保持在54%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邢志宏指出,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并取得更好结果奠定了扎实基础。不过,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