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视点

COLUMN NAME

上海国企员工持股累计338家 未来五年每年投资8000亿

更新时间:2017-11-17 10:26:26

为地方国企改革的排头兵,上海正积极备战2017年底的“期末考”。

 
  “目前,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的企业已占竞争类产业集团总数的2/3,2014年以来,境内外上市16家,员工持股企业累计338家。”
 
  11月16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金兴明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晒出了沪上国改的“成绩单”。
 
  今年1-10月,上海国企实现营收2.55万亿元,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2531亿元,同比增长4.7%。到10月底,上海国企总资产近18万亿元(17.86万亿元),同比增长7.2%。
 
  晒出“成绩单”的同时,上海市也敲定了未来五年的“小目标”:上海地方国企每年计划增量投资8000亿元,其中产业类企业投资约在3000亿元左右,金融类企业约在4000亿元左右,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16家企业境内外上市
 
  “在近两年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上海是唯一一个均第一顺序交流发言的省市。”金兴明介绍,上海已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列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12样本之首。
 
  目前,上海混合所有制企业占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比例分别为:总户数68.5%、资产总额86.4%、营业收入88.9%、净利润93.4%。
 
  而在资本市场,一系列沪上联合重组正在“进行时”。
 
  11月12日晚间,上海老牌国企\*ST爱富(600636.SH)公告,控股股东华谊集团向中国文化发展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转让20%股权一事已获上海市政府批准。
 
  纺织集团和东方国际两大巨头的“联姻”也在推进中,10月26日,龙头股份(600630.SH)公告称,上海市国资委拟将所持纺织集团27.33%股权、上海国盛所持纺织集团49%股权划转至东方国际一事,获得证监会豁免要约收购的批复。
 
  金兴明还介绍称,目前,国际集团和国盛集团合计拥有股权价值800亿元,盘活存量资金约200亿元,“将来这两个平台要成为部分企业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的执行主体,也要成为部分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退出的主要通道”。
 
  从2016年完成金融、体育国资统一管理,到2017年将文化、教育等纳入国资改革的整体布局,目前,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的资产总额、营收、利润均占市属经营性国企总量的99%。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来,上海国企境内外上市16家,员工持股企业累计338家。
 
  “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16日下午,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上海和江苏都以上市和资产证券化作为混改的主要路径,所以上海16家国企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在情理之中;上海338家国企员工持股,数量在国内领先,这是在意料之外。”
 
  不过其同时强调,除了看到员工持股的企业数量,更应该关注其持股方式、领导层和核心员工的持股比例和价格等。
 
  此外,上海市积极推动“沪”字头与“国”字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如推动央企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一次签约20多个项目,累计金额达2200亿元。
 
  重点布局战略新兴行业
 
  就在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透露,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确定了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名单,涉及31家国有企业,既有央企,也有地方国企。
 
  那么,其中有哪些上海国企的身影呢?
 
 
  “全国有31家国企纳入国家发改委的试点,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一旦有这方面信息,我们会及时公布。”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王亚元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
 
  尽管官方没有透露过多消息,但上海国资的未来五年布局,则给了不少想象空间。
 
  会议透露,未来五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每年将计划增量投资8000亿元左右,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会上,金兴明进一步解释,“其中,产业类企业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左右,金融类企业大约在4000亿元左右。主要投向四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等,当然重点布局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体形式,不限于央地合作、海外并购、市场化联合重组等。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评价,“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其‘进’的方向,应该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同时,也要加大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投入,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