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新兴产业面临新机遇
更新时间:2018-03-26 08:47:04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交通行业、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重点领域迎机遇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杨伟民认为,居民消费正在持续升级,品牌化、品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消费渐成主流,绿色、智能、高端、健康、时尚、休闲、生鲜、定制的消费快速增长。
王一鸣表示,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总数超过4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消费市场最大的增量贡献者。2017年,中国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达到联合国划分富足标准。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将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成长性最强的市场,也将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将为重点行业和领域带来巨大机遇。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应该对重点战略性产业提前做好安排,使这些产业在发展中利用即将到来的技术拐点,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沈南鹏看来,中国有三个前沿领域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以电动汽车、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交通行业,中国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架构决定了电动汽车的适用性将远高于世界其他经济大国,这也是国内经济弯道超车,产生世界级企业的机会。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利用已有的大数据优势,推动消费和企业的效率再次提升,对于寻找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讲尤为重要。三是生命科学领域,过去十几年来,生命科学已在多个领域出现了革命性的研究突破,中国在这个产业的机会可能不少于信息科技所带来的机会。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财政部长刘昆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具体而言,刘昆表示,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从四方面努力。一是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衡量的标准。二是要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实现的途径。三是要把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作为制度保障。四是要把跨越两大关口作为努力的方向。两大关口分别是,要跨越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跨越长期性的关口,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确保顺利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杨伟民看来,要从两大重点,五个目标来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即以产权制度的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为目标。具体来看,在完善产权制度方面,要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赋予创新人员科研成果相应的产权;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基本方向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的改革措施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此外,杨伟民指出,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劳动力和人才能自由流动。在金融市场方面,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技术市场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价格机制方面,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在市场监管方面,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既要打破行政性垄断,也要防止市场垄断。在市场退出制度方面,要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高质量发展条件具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许多指标,特别是产品产量指标多数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不再是量的不足,而是质量不高。”
杨伟民指出,过去的高速度由大规模、高强度的投资,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低成本、低价值的出口拉动,现在这种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过去的高速度建立在几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基础之上,但现在劳动年龄人口过了峰值;过去的高速度靠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带动,但现在相当一部分产业的产能产量已达到物理性峰值,产能过剩成为普遍现象;高速度以高负债、高杠杆以及经济的金融化、房地产化来支持,而现在金融风险点越积越多。
“经过多年调整,中国经济发生了多方面积极变化,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介绍,一是消费和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过去5年,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二是城镇新增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三是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四是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科技领域从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独角兽”企业数占全球的36%,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等跻身世界前列。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过去五年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通过市场出清调整了供求关系,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王一鸣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要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意味着在“数量缺口”问题基本解决后,要转向填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缺口”,更好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在传统制造业陆续达到市场需求峰值后,要转向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生产要素供需条件变化后,要转向增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的“乘数效应”,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