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视点

COLUMN NAME

财政部为PPP项目支出划“红线” 要求部分县市警惕

更新时间:2018-05-07 08:52:39

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守规范运作的底线,严控财政承受能力10%的红线,重点工作包括完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制度。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保障项目合同履行、防控中长期财政风险的关键。总体看,财承10%的限额有力控制了各地PPP项目的数量、规模。但部分市县支出责任已超出限额,在财政部集中清库后仍存超额情况,需引起警惕。
 
  为规范PPP发展,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明确要求统筹评估和控制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每一年度需要从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PPP项目支出责任不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10%,将符合条件的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并由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管,从而对政府履行合同义务形成有效约束,对财政风险加强管理。
 
  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测算数据来看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总体情况。经对财政部PPP项目库6400个、总投资约10万亿元的入库项目2018年1月末财承报告数据进行分析,2015~2045年间,需要从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总额为9.9万亿元,年均支出3194亿元。
 
  从地区分布看,在保守、一般、乐观三种情景下,涉及的1920个地区(含省、市、县三级)中,有七成以上地区的年度最大支出占比处于7%以下的安全区间。三种情景下,年度最大支出占比超过10%限额的市县,分别为253个、152个和104个,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河南、内蒙、贵州等地。其中,2018年当年支出占比超限额的市县,分别为70个、36个和23个。
 
  时任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在2017年的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表示,PPP发展不规范可以归纳为“四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支出上限“虚化”问题。对于PPP项目支出责任不得超过预算支出10%的规定,一些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把关不严、执行不力,还有些地方政府能力不匹配,对当地财力和支出责任测算不准确,导致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流于形式,失去了“安全阀”功效,很可能加剧财政中长期支出压力。
 
  2017年11月16日《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发布后,至2018年3月末,综合信息平台已累计清退管理库项目1160个,累计清减投资额1.2万亿元。清库后部分地区仍然超过了10%的监管红线。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各地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之间都存在较大的缺口,过去主要由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等方式解决,这意味着若是考虑到本轮宏观去杠杆进程,即便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稳定增长,如果转移支付和债务空间压缩,未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存在下滑的可能,建立在此基础上的10%红线将可能进一步收缩。
 
  另外,虽然储备库项目仅是作为有意向使用PPP模式的项目存在,本身总库理论支付额超10%红线并不直接违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相关规定,但理论支付额大于10%红线势必导致未来会有储备库项目出库。那在本轮清库结束后仍超10%红线的地区,项目库后续仍有进一步清理的空间。
 
  据记者了解,财政部已着手开展进一步提高财承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相关工作。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守规范运作的底线,严控财政承受能力10%的红线,重点工作包括完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制度。优化支出测算公式,细化参数取值方法,确保支出责任统计范围全覆盖。对报告缺失或信息不全的项目,将予以清退。还将加快建立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预警体系,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完善项目库功能,实现支出责任数据的多点录入、实时更新和自动提取。对支出占比7%~10%的地区进行风险提示,对超过10%限额的地区暂停新项目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