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视点

COLUMN NAME

石油类仪器仪表市场投资环境(PEST)及风险分析

更新时间:2019-01-03 09:02:58

第一节 投资环境(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

1、购国产仪器可享受一定额度退税

2010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的通知,该办法明确表示研发机构采购的国产设备可以享受一定额度的退税。这表明在支持国产方面,国家已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仪器作为设备的一种,也同样适用于《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

2、外企“超国民待遇”已终结,内外资仪器企业同台公平竞争

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表示:中国于2010年12月开始对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意味着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几乎统一了全部税制,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时代正式终结,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将让内外资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展开公平竞争。

二、经济环境

2005年-2010年我国GDP增长变化图

由上图可知,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了9%。虽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2008和2009年的GDP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2010年的经济增长幅度出现回升。

这表明我国的整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三、社会环境

2011年即将进入“十二五”,发展绿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视生态环保是重要的趋势。仪器仪表是创新的源泉,对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仪器仪表市场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但从未停止发展,特别是近两年许多新兴产业的出现,也对仪器仪表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化技术也让仪器仪表行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相对国际高端仪器仪表行业来讲,我国还处在发展水平。有些高端仪器,或者高端仪表核心技术及产品性能售后服务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生产制造环节。远远滞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国家把仪器仪表行业列为“十二五”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仪器仪表行业明年即将进入“十二五”,发展绿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视生态环保是重要的趋势。仪器仪表是创新的源泉,对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仪器仪表市场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但从未停止发展,特别是近两年许多新兴产业的出现,也对仪器仪表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化技术也让仪器仪表行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四、技术环境

目前,国内石油类仪器仪表生产企业不多,一些重点产品在国产产品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不过在研发投入上仍需跟进,国内技术处在快速跟进阶段。

第二节 投资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

我国石油类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风险,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企业在国际上拥有先进的技术,对我国企业形成很大的冲击。

2、人力资源不足的风险

我国在仪器仪表行业的现有人才以及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现有技术人才缺乏,高校对该行业的技术人才培养不重视,都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投资行为分析

一、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石油类仪器仪表是技术密集性产业,行业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以石油测井仪器为例,我国石油测井仪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单支独立仪器生产应用到多种仪器组合测井系统生产应用的飞跃,技术上从原来的单一技术应用向高集成、高可靠、高时效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我国石油测井仪器生产企业相继推出了多款组合测井仪器,总体水平达到了国外发达国家上世纪末的水平。随着我国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推进,国产石油测井仪器活跃在世界各地,售后服务距离越来越远,售后服务成本增高,因此对石油测井仪器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通过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已成为国内各相关企业的努力方向,不断的创新成为企业生命活力的源泉。

二、投资前景分析

未来五年,国内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快速增长,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和责任崇高而庄重。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国内石油消费一直居高不下,进口连年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扩大到2008年的50%,近两年仍呈现逐年扩大态势。进入“十二五”,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很可能越过60%,甚至更高。这是一个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世界能源和石油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石油安全警戒线。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供应商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国之命脉”的使命和责任牵一发而动全身。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石油将在石油安全警戒线的“刀背梁”上应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市场,全力以赴做好保障石油稳定供应这篇大文章。保供的基础是国内生产,每增产一吨石油,就是对增强国家石油安全砝码的一份贡献。展望“十二五”,“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和责任崇高而又庄重。中国石油将竭尽全力寻找规模优质储量,加快建成松辽、鄂尔多斯和新疆三个5000万吨以及四川和渤海湾两个2000万吨规模油气区,使大庆油田持续稳产4000万吨,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新疆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以打造“可持续中国石油”的壮举,肩负起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大历史责任。

未来五年,作为最现实的大规模接替能源,天然气将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和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向全国能源战线发出的新的进军号令。“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新能源将异军突起,成为竞争制胜的战略制高点。纵观多种能源发展的战略前景,天然气以其优质、清洁、高效的明显优势,成为全球最为现实的大规模绿色接替能源。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预计“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翻一番,由目前的4%提高到8%以上。随着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一个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天然气大发展局面将加速形成。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石油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天然气发展,加快形成从勘探开发、管道储运和市场销售到高效利用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以打造“绿色中国石油”的壮举,肩负起推动中国绿色能源大发展,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历史重任。

未来五年,海外发展将全方位提升国际化水平,再创佳绩,成为向国家奉献油气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头部队,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已经历17年的发展历程。经过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的大规模油气资产收购兼并,扩张发展,中国石油已经完成面向全球的海外业务布点,形成五大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对外合作区,具备相当的储量、产量、炼量、运量基础和发展规模。进入“十二五”,面对跨国石油巨头群雄割据,复杂多变,优质资源已被瓜分殆尽的国际石油市场,海外发展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更具挑战性。中国石油将从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突出海外发展,积极开展与资源国、国际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全方位、多层次、多种方式合资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同时,将着眼点更多地集中到讲求投资回报、低成本发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海外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全方位提升国际化水平。以打造“国际中国石油”的壮举,再创佳绩,使海外油气成为中国石油向国家奉献油气的“半壁江山”。

未来五年,炼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将明显加快,打造新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将在此一举。经过多年来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已成为炼化生产大国。炼化产品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传统炼化产品、中低端炼化品种生产过剩;新型炼化产品、精细、高端炼化品种短缺,甚至依赖进口。进入“十二五”,随着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将迅速兴起,炼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明显加快,产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形成几个世界级的炼化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中国石油炼油、化工、销售板块经过近年来战略性结构调整,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进入“十二五”,借助自身油气资源优势,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大力淘汰落后炼油、化工产品和产能,消除瓶颈,补齐短板,将使中国石油炼化资源结构、原料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得到快速优化和提升。同时,紧密结合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和经济大省建成一批大型炼化基地,打造新的炼化产业集群,形成新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石油炼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弥补短腿,全面提高,做大做强,很大程度上将在此一举。

未来五年,中国石油追赶世界最优秀企业,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铿锵步伐将响彻全球。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放眼全球,瞄准国际一流水平,追赶世界同类型最优秀企业,成为中国石油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经过本世纪前10年特别是“十一五”的奋发图强,中国石油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幅攀升,综合实力已跃居世界石油50强、世界企业500强前列,总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石油公司和跨国企业集团,为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奠定坚实基础。进入“十二五”,作为代表国家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国最大国有工业企业,中国石油瞄准国际一流水平,追赶世界同类型最优秀企业,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铿锵步伐将响彻全球。随着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石油的整体转型升级步伐将大大加快,预计“十二五”末,将基本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将全面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成为全球能源和油气技术的领跑者、油气绿色经营的示范者、油气区域市场的主导者、中国工业企业由大到强的引领者和深受全球公众尊重和爱戴的国际性大公司,实现追赶世界同类型最优秀企业,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石油工业的发展规划为该产业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石油类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前景看好。

三、新项目推荐地域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根据资源的分布,新项目推荐地域为:华东、东北以及四川等。

第四节 投资发展建议(CMRN)

认真分析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制定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建立可依靠的团队,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尽量减少不计成本的引进和仿制,打破行业垄断。注重自身技术力量的储备,加大对于国内外行业最新动态的调研力度,掌握行业进展,依托强大的研发力量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需求。同时加强对于下游应用领域的研究,引领发展方向,把研发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填补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扬长避短,避免无谓的竞争与浪费。

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企业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风险。

企业要形成产业规模。没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不仅无法占到相应的市场分额,也无法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因此,只要选准投资项目,就应考虑形成产业规模,这样才有实力在市场叫响,才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产业规模,不光是看国内,而且要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来确定。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