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3-14 09:10:56
第一节 2006年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一、2006年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行业运行特点
1、市场需求拉动不锈钢生产快速增长
06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用钢行业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拉动不锈钢行业生产增速的主要动力。建筑业消费、机械行业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均有较大的增长。另外,国际市场对不锈钢的需求也相当旺盛。
2、出口刺激不锈钢市场
06年国际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反映国际钢材价格走势的CRU指数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消化了国内大部分新增资源,有力维护了国内不锈钢市场价格的稳定。
3、生产增幅回落,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06年,不锈钢产业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取得了可喜变化,主要表现为钢铁生产增幅回落,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基本平衡。不锈钢生产日产水平在合理区间波动,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保持基本平衡态势。不锈钢生产增幅回落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也是不锈刚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发展向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不锈钢产业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2006年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行业总体发展概况
2006年,建筑、船舶、集装箱以及其他行业的用钢增幅将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机械、石油天然气的不锈钢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家电、汽车行业的不锈钢需求增幅则高于05年,2006年各行业对钢材的总需求达到3.36亿吨,比上年增加10.12%,这一增幅较2004年和2005年增幅继续回落。
2006年由于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幅,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点;对不锈钢及日用金属制品的需求仍保持较大比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使对不锈钢及日用金属制品的需求增加,比重有所上升。
2006年全球经济增速渐快,为一度萎靡不振的不锈钢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国际镍市的带动下,国际原料成本的上涨,合金附加费的上调为国内不锈钢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起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价格的上涨给下游商家增添了不少压力。需求仍旧疲软,低库存现象让市场缺乏应有的弹性,难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由于产能增加,钢厂实行限产保价的政策维持高价位的稳定。多种因素的结合使得年末的不锈钢市场价格进入了一个脆弱的平衡。
总之06年不锈钢市场发展状况如下:
1、进口明显减少,出口显著增加,净进口减少40%以上
2006年与2005年相比,不锈钢材进口数量大幅度下降,且表现平稳,没有大起大落。2006年进口不锈钢材250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64万吨,降低20.47%.
分品种比较,进口数量减少最多的是不锈钢热轧宽(≥600mm,下同)卷,进口比例降低最大的是不锈钢冷轧宽板.
2006年进口不锈钢热轧宽卷132万吨,比上年减少52万吨,降低28.34%.2006年进口不锈钢冷轧宽板50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4万吨,降低32.56%.
2006年总计出口不锈钢材98万吨,比2005年翻了一番;其中冷轧宽板出口41万吨,增长183.33%.
全年总计净进口不锈钢160万吨,比2005年的270多万吨减少40%以上.
2、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关于2006年国内不锈钢的表观需求,二季度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镍价的不断走高,不锈钢价格持续高涨必然会影响不锈钢消费的观点始终给业内人士心理阴影.
2006年全年的进出口数据,国内炼钢企业的实际产量已经明确.我们可以对今年国内的不锈钢表观消费作一个比较准确测算.
2006年,进口不锈钢材250万吨;出口不锈钢材98万吨;国内改轧或开平酸洗损耗进口不锈钢材全年约12万吨;国内全部不锈钢企业炼钢轧制不锈钢材515万吨,由此测算全年不锈钢表观消费约655万吨,比上年度的580万吨增长11.29%.
3、产能高速增长
2003~2006年,是中国不锈钢产业发展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不锈钢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一个以进口产品为主的国家发展成为以国产为主,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出口大国.
2003~2004年,首先是太钢,宝新,SKS,张家港浦项,青岛浦项,广州联众等企业总计有近200万吨不锈钢冷轧生产能力投产,国内生产的不锈钢冷轧板所占市场份额超过进口,实现了不锈钢冷轧板以进口为主向以国产为主的历史性转折.
2005~2006年,则是国内不锈钢炼钢与热轧产能年产1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规模企业合计投放新产能900多万吨,国内炼钢生产的不锈钢材所占市场份额超过进口,实现了不锈钢全面以进口为主向以国产为主的历史性转折.2006年钢产量为56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200系160万吨,300系290万吨,400系110万吨。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市场研究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