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

COLUMN NAME

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二十

更新时间:2017-07-31 16:17:11

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   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二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均等化程度稳步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斐然,为稳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文化改革发展主导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彰显时代性和实践性,深化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推出了一批优秀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努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法制、诚信等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和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核心价值观意识。目前,凝结着全社会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逐步深入人心,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逐步健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努力推进文化创新,极大促进了文化改革发展。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建立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这些新的成就既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了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补齐文化民生短板,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公共文化设施逐渐完善。 2016 年,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 44497 个,比 2012 年增加 621 个,增长 1.4% ;公共图书馆 3153 个,比 2012 年增加 77 个,增长 2.5% ;博物馆 4109 个,比 2012 年增加 1040 个,增长 33.9%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 3318 个,比 2012 年增加 613 个,增长 22.7% 。

 

  广播电视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8.4% ,比 2012 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8.9% ,比 2012 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 2016 年,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达 2.3 亿户,比 2012 年增加 1321 万户,增长 6.1% 。其中,数字电视实际用户 2.0 亿户,比 2012 年增加 5854 万户,增长 40.9% ,年平均增速 9.0% ,远高于有线电视实际用户 1.5% 的增速;数字电视实际用户占有线电视实际用户的比重已达 88.3% ,比 2012 年提高 21.8 个百分点。

 

  出版事业蓬勃发展。 2016 年,全国图书总印数 90.4 亿册(张)、电子出版物出版数量 28839 万张,分别比 2012 年增长 14.0% 和 9.5% 。 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 79.9% ,较 2012 年提升 3.6 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7.86 本,较 2012 年增加 1.12 本。

 

  (二)公共文化投入加大,各地区均实现较快增长。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十八大以来,各地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持续增加,中部地区增幅居于首位。

 

   2016 年,我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2917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40.6% ;其中:东部地区 1273 亿元,增长 46.0% ;中部地区 576 亿元,增长 58.7% ,西部地区 857 亿元,增长 28.8% ;东北地区 210 亿元,增长 20.8% 。

 

  (三)文化投资逐渐向中西部倾斜,地区分布更趋合理。

 

  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向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区域投资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占比提高较快, 2016 年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达 25.1% ,比 2012 年提高 8.6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 29.6% ,比 2012 年提高 3.5 个百分点。

 

  (四)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分城乡看, 2016 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1269 元,比 2013 年增长 34.2% ,年均增速 10.3% ,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高 2.6 个百分点;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5.5% ,比 2013 年 5.1% 的水平提高 0.4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252 元,比 2013 年增长 44.0% ,年均增速 12.9% ,比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高 2.3 个百分点;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5% ,比 2013 年 2.3% 的水平提高 0.2 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由 2013 年的 5.4 ∶ 1 ,降低到 2016 年的 5.0 ∶ 1 。

 

  三、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

 

  (一)文化产业增长较快,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政策导向,优化了产业环境,有效推进了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

 

  初步测算, 2016 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30254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67.4% ,年均增速 13.7% (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下同),比同期 GDP 现价增速高 5.4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分产业类型看, 2015 年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3640 亿元,比 2013 年增长 32.3% ,年均增速 15.0% ,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0.1% ,比 2013 年增加 3 个百分点。文化制造业增加值 11053 亿元,比 2013 年增长 17.4% ,年均增速 8.3% ,占比为 40.6% 。文化批发零售业增加值 2542 亿元,增长 18.5% ,年均增速 8.8% ,占比为 9.3% 。文化服务业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图 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 GDP 比重

 

  注: 2016 年为初步测算数据

 

  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12 年的 3.48% 提高到 2016 年的 4.07% ,增加了 0.6 个百分点,占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对 GDP 增量的贡献年平均达到 6.0% ,表明文化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产业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互联网 + 文化”优势明显,文化新业态发展强劲。

 

  十八大以来,文化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互联网 + 文化”优势明显,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蓬勃发展。

 

  分行业看,在文化产业的 10 个行业类别中,以“互联网 + ”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 2015 年实现增加值 2858 亿元,比 2013 年增加 1055 亿元,年均增速为 25.9% ;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0.5% ,比 2013 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2015 年实现增加值 4953 亿元,比 2013 年增加 1237 亿元,年均增速为 15.4% ;所占比重为 18.2% ,比 2013 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从营业收入看, 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营业收入为 60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4% , 2017 年一季度同比继续保持 29.4% 的高速增长,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三)文化骨干企业不断壮大,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大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进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我国文化骨干企业 [1] 数量逐年增加,企业规模持续扩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

 

   2016 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 5.5 万家,比 2012 年增长 50.1% ,年均增长 10.7% ;企业从业人员为 872 万人,比 2012 年增长 24.6% ,年均增长 5.7% ;实现营业收入 94051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67.2% ,年均增长 13.7% 。这些骨干企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发展的主体力量,以 2015 年为例,文化骨干企业数仅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 4.3% ,但实现增加值 17796 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65.3% ,比 2013 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四、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一)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步伐不断加快。

 

   2016 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2] 达 33713 亿元,比 2012 年增长 115.5% ,年均增速 21.2% ,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8.8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5.7% ,比 2012 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

 

  在 2016 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所占比重为 4.8% 、国内贷款占 8.0% 、利用外资占 0.5% 、自筹资金占 82.1% 、其他资金占 4.6% 。与 2012 年相比,自筹资金所占比重提高 1.5 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提高 0.1 个百分点。

 

  (二)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上升,有力拉动文化发展。

 

  文化消费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发展的目的,更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同时,随着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快速增长,为文化消费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2016 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 800 元,比 2013 年增长 38.7% ;年均增长 11.5% ,增速比同期全部人均消费支出高 2.5 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 4.7% ,高于 2013 年 4.4% 的水平。 2016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493 亿元,是 2012 年的 2.4 倍,年均增速达到 24.0% ,推动了电影市场快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有力地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产品贸易保持顺差,“一带一路”合作成效显著。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出台后,我国文化贸易迈上新台阶:文化产品进出口连续多年保持顺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取得积极进展,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走出去”新格局逐渐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2013-2015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均保持 1 千亿美元以上的规模,文化产品贸易连续实现顺差。 2016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 885 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2.4% ,比 2012 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文化产品贸易顺差为 688 亿美元。

 

   2016 年,我国对“一带一路” [3] 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 149 亿美元,比 2012 年增长 15.4% ;占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的 16.8% ,比 2012 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126 亿美元,增长 21.6%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新气象,文化整体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建设步入新阶段,我们在文化软实力、产业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方面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我国文化发展改革实际,努力推动文化建设适应新形势、形成新机制、实现新进展,确保 2020 年文化小康各项任务的实现,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开创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注:

[1] 是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限额以上文化批发零售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的总称,具体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 2000 万元及以上的文化制造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 2000 万元及以上的文化批发企业或年主营业务收入在 500 万元及以上的文化零售企业;从业人数在 50 人及以上或年营业收入在 1000 万元及以上的文化服务业企业(其中文化和娱乐业的年营业收入在 500 万元及以上)。

[2] 投资数据均不含农户。

[3] 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