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率高达 42.2%
更新时间:2018-12-12 08:29:28
2018 年 12 月 10 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大学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一些工作的父母辈工作在操劳,超时工作率为40%以上,在制造业上班超时工作比例为60%左右.但是作为子女辈的大学生学习时间在大幅下降,从学习释放出来的时间,一部分被用来睡觉,更大部分被用于休闲娱乐,尤其是 打游戏、体育锻炼和课外阅读。
但是父母辈也在辛苦操劳。
比如上述报告指出,2017 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净工作时间大于 8 小 时)相当普遍,超时工作率高达 42.2%。
其中,非正规部门、低收入者、低学历 者、制造业从业者、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的超时工作尤为严重。制造业从业者超时工作率为58.8%,职业为生产制造及相关人员超时工作比例为57.8%。与 14 个主要国 家相比,2017 年我国有酬劳动时长排名第一,比排名最后的意大利高出 125%。 这一方面表明我国居民就业比较充分,同时也表明我们居民的劳动强度高、生活压力大。
同时为了家庭,父母辈无酬工作时间增加。女性更为突出。从 2008 到 2017 年,我国女性、男性的总劳动时间比由 1.10 下降到 1.05,其中有酬劳动时间比由 0.73 下降到 0.69,无酬劳动时间比由 2.60 上升到 3.15。2017 年我国女性和男性的无酬劳动时长比例接近 3:1。虽然劳动分工的性别差异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缩小,但总体上,与男性相比,女性一天的时间分配仍呈现“有酬劳动时间短、无酬劳动时间长”“总劳动时间长、 休闲社交时间短”的特点。
上述报告指出,最近几年大学生学习时间大幅下降,可适当提高学业要求,提升学生质量 。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减少了 3.60 小时,降幅高达 37%。 报告建议,针对大学生,提高其学业要求,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适当“增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