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读

COLUMN NAME

中央发力扩大内需 财政政策微调初露端倪

更新时间:2018-05-16 08:47:45

今年4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扩大内需”,引发市场对于下一步政策取向的关注。近日《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下称《通知》)等文件的发布,进一步释放出财政政策微调的明确信号。

 
  扩大内需上一次出现在最高决策层的会议上还是3年前。专家普遍表示,今年扩大内需将围绕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展开,而不会再重复以往的“大水漫灌”。
 
  扩大内需主要包括投资和消费,投资的一个方向就是基建。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基建设施投资增幅,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且基建投资降幅更大。
 
  如何在基建领域进行结构调整?5月初财政部预算司发布的《通知》和国常会提出“将企业开办时间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的举措,实际上就是从审批流程和资金支出两个角度强调了存量财政资金的投放效率,从而对基建投资产生影响。
 
  《通知》强调财政支出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符合财政导向提出的领域可能有哪些?在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看来,直接投资主要就是基础公共领域,比如高铁和机场,特别是中西部建设(14.300, -0.06, -0.42%)速度预计会加快。另外就是加大民生投入,比如教育等。
 
  “补短板的重大工程和三大攻坚战也是财政投入的方向,还有特定支持的区域包括海南和雄安等。”东方证券(11.970, -0.04, -0.33%)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
 
  多位专家表示,扩大内需的当前重点之一将是围绕高端制造业,通过在相关领域加大长周期投资,促使资本与产业深度结合,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潜在增速打造良好环境,而这些都需要财政等多项政策支持。
 
  其实,财政工具箱里的一个重要选项——减税,早已为扩大内需作出了努力。减税的目的在于扩大制造业等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
 
  可以预见的是,即使政策微调,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依然不会松动。不过,人们也注意到,5月8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在防风险的总基调下,今年地方债发行有了新的突破,新增了长期限品种,对缓解地方资金压力有积极意义。这也意味着通过改革可以得到一定的财政政策施展空间。
 
  张依群表示,目前财政政策出台主要还是为后续发展提供动力。预计未来着重点会在督促落实,抢抓时间效益,从而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